摘要
影视剧作为日常文化消费品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形成密切相关。然而语言不通影响到了汉语影视剧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民族语译制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同时,民族语译制还承担着维护边疆地区安全的重大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语译制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民族语译制研究也先后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和从经验到功能的三次转向。归纳总结出近三十余年来我国民族语译制研究中的一般特征和特殊规律,深入地了解我国民族语译制研究中的优点与不足,有利于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语译制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而为促进民族语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民族语译制与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以新疆西藏地区为例"(项目编号:GD13142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