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真情遮蔽下的深层隔膜:靳以与曹禺剧作渊源探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靳以在曹禺名作《雷雨》发表中所起的作用,及他对《雷雨》的真实态度,一直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与探讨。结合靳以的文类选择、文学观念,包括对曹禺其他剧作的评论,可以推断出他对《雷雨》的评价,即对《雷雨》很可能并不欣赏且存在隔膜。这是一个切入研究靳以文学趣味,包括编辑思想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
石健
机构地区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2,共5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靳以创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3Z077
关键词
靳以
曹禺
《雷雨》
文学观念
编辑思想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萧乾.鱼饵论坛·阵地--记《大公报·文艺》,1935-1939[J].新文学史料,1979(2).
2
章洁思.曲终人未散·靳以[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3
韩石山.
这是巴金发现的吗?[J]
.文学自由谈,1999,0(3):138-143.
被引量:1
4
曹树钧.
三次推荐《雷雨》 靳以功不可没[J]
.戏剧之家,2010(1):32-35.
被引量:2
5
周立民.编后记:关于《文学季刊》[A].周立民编.文学季刊[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
陈思和.总序:关于巴金和靳以联袂主编的旧期刊文选[A].王晓东编.文丛[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7
唐瞍.写于悲痛中--悼靳以[A].艾以,等编.百年靳以纪念集[C].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
8
[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9
[法]萨特 施康强选译.萨特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0
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J].现代,1932,1(2).
共引文献
67
1
陈俊芳.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渊源[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4):44-45.
2
吴翔宇.
沈从文湘西小说“生命世界”初探[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6):46-50.
被引量:2
3
焦亚东.
互文性理论与钱锺书对反仿手法的研究[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26(2):73-77.
4
叶中强.
从城市边缘走向文坛中心——“亭子间作家”及其文化释义[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15-20.
被引量:6
5
焦亚东.
西方互文性理论的提出、发展及建构维度[J]
.湖北社会科学,2006(6):109-111.
被引量:4
6
李娟.
从“重述神话”跨国联合出版项目谈起[J]
.中国比较文学,2007(3):24-36.
被引量:8
7
黄小伟.
《文心雕龙·神思》中的互文和互文性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8):96-99.
被引量:2
8
胡疆锋.
恶搞与青年亚文化[J]
.中国青年研究,2008(6):4-10.
被引量:50
9
龙迪勇.
叙事学研究的跨媒介趋势——“跨媒介叙事”学术研讨会综述[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8):57-66.
被引量:12
10
李伟民.
旋转的舞台:互文在京剧与莎剧之间——论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京剧《歧王梦》[J]
.中国比较文学,2009(1):112-11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石健.
密友间的裂隙——关于巴金、靳以文学观的比较[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5):18-19.
1
石健.
靳以与《雷雨》渊源考辨[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1):97-100.
被引量:1
2
洪焌荧.
郁达夫文类选择及其文学理想[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1):163-191.
被引量:12
3
宋宝珍.
新世纪曹禺名作剧场呈现特征述略[J]
.中国戏剧,2010(12):38-41.
4
李亚南.
以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视角解读《日出》人物形象[J]
.消费导刊,2014,0(11):189-189.
5
张丽华.
晚清小说译介中的文类选择--兼论周氏兄弟的早期译作[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2):30-43.
被引量:4
6
简艳.
人性的闪光与幻灭——《雷雨》人物解读的一种视角[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70-72.
被引量:2
7
周棉,李新亮.
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文学的兴起与发展[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4):37-43.
被引量:2
8
李浴洋.
吾衰已久竟谁陈——张中行“负暄丛话”的文类意识与史传精神[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8(1):102-111.
9
陈榕.
哥特小说的美国本土化——解读《最后的莫希干人》中的边疆叙事[J]
.外文研究,2015,3(2):59-66.
被引量:1
四川戏剧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