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自我与他者关系:一种主体间性现象学的反思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他者的问题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没有摆脱"先验唯我论"的模式。胡塞尔将自我作为先验的构造主体,将他者看作自我的影子,取消了他者的独立性。相比于胡塞尔,萨特突出了他者的地位。他认为自我和他者是比肩而立的,他者是对自我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者就是自我的地狱。列维纳斯则认为他者是邻人和脸孔,自我必须对他者负责,主张"绝对他者伦理学"。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没有他者的独立地位,他者只是自我的意识相关项和"阴影"。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具有一种吞噬"他者"的强力,他的现象学是"不道德"和非伦理的现象学。胡塞尔现象学缺乏伦理和他者的维度,这种缺陷被萨特和列维纳斯抓住,发展出了"面向他者本身"的现象学,突出了现象学研究的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但这种现象学已经超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纯粹理论哲学和意识哲学范式。在此意义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应该"面向他者本身",突破先验自我的藩篱。胡塞尔应该在实践和伦理生活中真正尊重他者,而不是在纯粹自我的理论世界中先验地、纯思辨地"构造"他者。
作者 李金辉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共8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文化间性的现象学分析"(项目号:11YJC720022) 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对古典实用主义哲学的现象学解读"(项目号:12D016)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胡塞尔文集》第一卷,《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张宪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132、137、138、139、140,128、146、148,149,149、151、165、166、165~166、164、169、170、171页.
  • 2[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5页.
  • 3[德]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页.
  • 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辩证法的历险》,杨大春、张尧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 5[法]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104、117页.
  • 6[法]伊曼努尔·莱维纳斯:《存在论是基本的吗?》,刘国英译,载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681、682、684、684、686、687、688、688页.
  • 7[法]列维纳斯:《面向他人》,载《塔木德四讲》,关宝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5~26页.
  • 8游淙琪《欧洲的理性理念:省思胡塞尔的文化论述》,《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65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