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罗马法之歌——马克思与维柯的一场“对话”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862年,马克思在写给拉萨尔的信里讨论了维柯的罗马法解释,这成为马克思与维柯在罗马法问题上的一次重要交集。沿着这封信的内容反复格义,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与维柯二人在罗马法精神上的一场对话。首先,他们都认为罗马法的本质乃是诗,但在对诗性精神的具体理解上却大相径庭。其次,二人都看到罗马法的形成与古代罗马人对周围事物的"虚幻"想象密不可分,但他们对"虚幻"的解释却颇为不同。再者,马克思与维柯都同意罗马法的形成与人在具体环境中的需要与用益相连,也都认为这些需要和用益还进一步构成了历史前进的动力,但在需要和用益的具体内容和排序上,二人又有差异。循着这些罗马法问题上的共鸣与分歧,最终将展现马克思与维柯在法的精神问题上的精彩对话,这对法制时代更好地理解法的精神尤为紧要。
作者 李静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0,共6页 Academic Exchan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Max Harold Fisch, Thomas Goddard Bergin. The Autobiography of Giambattista Vico [ M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44: 05 - 107.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3何萍.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性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49(3):12-30. 被引量:9
  • 4[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 5Giorgio Tagliacozzo. Vico and Marx : affinities and contrasts [ M ]. Atlantic Highlands : Humanities Press, 1983.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4.

二级参考文献17

  • 1何萍.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其传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6):5-14. 被引量:24
  • 2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8-429页.
  • 3朱光潜.《维科》,王树人、李凤鸣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01-602、603、590、606页.
  • 4维科.《维科自传》,《新科学》,第621页.
  • 5马克思.《马克思致恩格斯(曼彻斯特,1861年12月9日[于伦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09页.
  • 6马克思.《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柏林,1861年7月22日[于伦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609、608页.
  • 7马克思.《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柏林,1862年4月28日于伦敦哈佛斯托克小山梅特兰公园路格拉弗顿坊9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617-618页.
  • 8马克思.《马克思致恩格斯(曼彻斯特,1862年4月28日[于伦敦])》,(-4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230页.
  • 9费希.《英译者的引论》,维科.《新科学》,第26、27页.
  • 10马克思.《神圣家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2页.

共引文献1796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