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论科举教育功能与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举制度自产生后,逐渐承担起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渗透和强化的主要工具,在培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
刘乃秀
机构地区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出处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科举教育
价值
功能
文化认同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海峰.
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6):19-26.
被引量:30
2
刘海峰.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2(1):157-173.
被引量:49
3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志第三十四.选举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4
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
徐瑞鸿,戴钢书.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探析[J]
.学术论坛,2014,37(9):9-1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吴在庆.
科举制度对唐代文学的影响[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4):26-28.
被引量:2
2
刘海峰.
“科举学”的世纪回顾[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3):15-23.
被引量:44
3
刘海峰.
“科举学”刍议[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2(4):89-95.
被引量:46
4
屈超立.
科举制的廉政效应[J]
.政法论坛,2001,19(5):149-156.
被引量:14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Chinese Competitive Examinations[J]. All Year Round. Vol. XII, Dec 17, 1864.
8
王亚南.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二大杠杆——科举制[J].时与文,1947,2(14).
9
徐珂.以科名奔走天下士[A].清稗类钞:考试类[C].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
脱脱.宋史:卷155·选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
共引文献
78
1
丁蓉.
20世纪以来“科举与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科举学论丛,2020(1):104-112.
2
刘海峰.
科举学的教育视角[J]
.理论月刊,2009(5):5-9.
被引量:8
3
郑若玲.
大规模考试录取公平诉求的历史考察与启思[J]
.教育与考试,2009(6):5-9.
被引量:9
4
刘一彬.
游走于科举与高考之间:一种超越的科举整体观[J]
.教育与考试,2009(6):38-43.
被引量:1
5
沈登苗.
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J]
.中国文化研究,1999(4):59-66.
被引量:108
6
康保苓.
北宋前期文化重心的成因[J]
.云南社会科学,2004(4):109-113.
7
刘海峰,樊本富.
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问题——兼论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J]
.教育研究,2004,25(10):76-80.
被引量:46
8
王日根,张学立.
清代科场冒籍与土客冲突[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69-73.
被引量:13
9
张亚群.
科举文化:"科举学"研究的重要领域[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1):9-11.
被引量:11
10
李立峰.
高考录取制度与社会公平[J]
.基础教育参考,2005(6):17-19.
被引量:3
1
史善庆.
废科举后制约新学堂发展的原因探析[J]
.中学历史教学,2011(7):57-60.
2
刘昕,李晓燕.
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J]
.吉林教育(教研),2009(12X):21-21.
3
马燕萍.
告别“科举教育”[J]
.科学之友,1999,0(2):17-17.
4
何琛.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产合作探究学习[J]
.新教育(海南),2007(12):33-33.
5
陈山榜.
颜元毕生办教育[J]
.上海教育,2008(3):19-19.
6
陈龙图.
浅谈歇马“天下第一举人村”的科举教育[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9,25(4):78-80.
7
教育视角下的科举学[J]
.新华文摘,2009(15):165-166.
8
杨齐福.
西方教育思想东渐与近代教育观的生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4):109-114.
被引量:1
9
王立根.
“套话作文”:应试教育的畸形儿[J]
.中学语文教与学(上半月高中读本),2009(4):48-49.
10
周玉萍.
清末癸卯学制后急办宽办外语教育的内因探究[J]
.兰台世界(上旬),2014,0(6):76-77.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