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80年代初至今,特里·伊格尔顿经历了长达30年的接受巴赫金理论的学术历程。从1981年的《沃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到1983年的《文学理论导论》是伊格尔顿接受巴赫金相对集中的高峰期;1990年的《美学意识形态》和1991年的《意识形态导论》中再次以较多的笔墨关注巴赫金;进入新世纪之后,伊格尔顿对巴赫金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2007年的书评"I Contain Multitudes"中,他以调侃的语调讨论了从苏联语文学家到后现代学术明星的巴赫金形象,显示伊格尔顿对巴赫金理论所持态度的转变。不过,伊格尔顿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接受巴赫金的,其理论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影响,"理论互释"成为伊格尔顿将巴赫金与各种西方理论思潮进行对比讨论的重要方式。但面对巴赫金理论日益被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征用的现实,伊格尔顿采取了与巴赫金拉开距离的策略,逐步剥离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因此,伊格尔顿所调侃的其实不是巴赫金本人,而是那个成为后现代学术明星的巴赫金形象,是那些将巴赫金视为后现代主义理论资源的当代学人。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5,共7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