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另类碎“尸”行为的不可诉分析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案情】 2013年7月16日,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在其租住房屋内产下一死胎。据丁某某交代,该胎儿在出生时已死亡。丁某某先将该死胎藏于床下抽屉内,后于7月19日在该房内用水果刀将该死胎肢解成2—5厘米的碎块,
作者
彭智刚
张龙
机构地区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人民司法》
2015年第2期78-82,共5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尸”
行为
犯罪嫌疑
死胎
案情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陈兴良.《刑法疏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页.
2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5页.
3
彼得·斯坦等.《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页.
4
林玉雄.《刑事诉讼法(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5
冯卫国,冯耀辉,宋志军,肖力波.
疑罪不诉的证据问题探讨[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28(3):145-154.
被引量:2
6
胡云腾,段启俊.
疑罪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2006(3):152-165.
被引量:46
7
刘衍宾.
“疑罪从无”原则在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运用[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3):28-30.
被引量:5
8
刘柏纯,邓昭宾.
论疑罪的认定[J]
.政法学刊,2005,22(5):20-23.
被引量:5
9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10
陈兴良:"北京检察院表示黄静案非无罪释放",载《北京青年报》2008年12月18日.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刘德安,肖凤珍.
孙万刚案追踪报道:纠错,不仅仅是为了改判 检察机关复查纠正孙万刚错案纪实[J]
.检察风云,2004(10):14-17.
被引量:2
2
刘衍宾.
“疑罪从无”原则在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运用[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3):28-30.
被引量:5
3
陈卫东,郝银钟.
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
.法学研究,1999,21(1):57-63.
被引量:231
4
宋英辉,张建港.
刑事程序中警、检关系模式之探讨[J]
.政法论坛,1998,16(2):64-70.
被引量:63
5
王玉杰.
疑罪探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4):124-129.
被引量:9
6
向朝阳,龙波.
对疑罪之司法抉择的学理及应用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3):44-49.
被引量:6
7
蔺剑,孙利勃.
疑罪从无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1):50-53.
被引量:13
8
宋英辉.
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
.政法论坛,1991,9(1):36-39.
被引量:9
9
周国均.
试论确立“罪从证定”原则——兼论批判地继承无罪推定[J]
.政法论坛,1991,9(3):16-25.
被引量:5
10
樊崇义.
简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之适用[J]
.政法论坛,1997,15(3):57-61.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52
1
步洋洋.
审判阶段疑案处理方式的本土化省思[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2):145-157.
2
向燕.
刑事客观证明的理论澄清与实现路径[J]
.当代法学,2022,36(3):113-126.
被引量:10
3
葛玲.
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异化及其分析[J]
.法律适用,2008(8):61-64.
被引量:9
4
陈烨.
论法治环境下的“疑罪从无”原则[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93-95.
被引量:1
5
胡云腾,段启俊.
疑罪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2006(3):152-165.
被引量:46
6
赵秉志,周国良.
刑法学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法学,2007(1):175-190.
被引量:6
7
樊崇义,夏红.
无罪推定与刑事判决[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1-12.
8
夏红.
无罪推定视阈下的刑事判决[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5):100-105.
9
何柏松.
存疑不起诉若干问题辨析[J]
.中国检察官,2009(3):46-48.
被引量:2
10
康均心.
定罪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2):53-64.
同被引文献
23
1
苏力.
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J]
.中国社会科学,1996(3):79-103.
被引量:149
2
李永军.
论权利能力的本质[J]
.比较法研究,2005,19(2):40-50.
被引量:55
3
张莉.
胎儿的准人格地位及其人格利益保护[J]
.政法论坛,2007,25(4):164-170.
被引量:24
4
龙宗智.
推定的界限及适用[J]
.法学研究,2008,30(1):106-125.
被引量:209
5
万毅.
“幽灵抗辩”之对策研究[J]
.法商研究,2008,25(4):79-88.
被引量:36
6
吴丹红.
刑事举证责任与“海盗抗辩”[J]
.人民检察,2008(19):54-55.
被引量:9
7
王延光.
人工流产的伦理辩护和应用问题探讨[J]
.哲学动态,2009(6):45-48.
被引量:6
8
杨福忠.
消极权利与立法者的积极义务——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第二次堕胎判决为例[J]
.北方法学,2011,5(1):111-119.
被引量:8
9
许乐.
“幽灵抗辩”与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制度之完善——以台湾地区相关案例为视角[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4):102-106.
被引量:12
10
纵博.
刑事被告人的证明责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22(2):122-133.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2
1
周宇婷.
刑事诉讼中幽灵抗辩的证明问题研究[J]
.刑事法评论,2022(2):628-661.
2
朱程斌.
论胎儿独立法律人格的构建[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5):124-13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安毅.
论胎儿立法的自然人权益预先保护[J]
.政法论丛,2023(3):114-123.
2
岳金柱,王德来,李晓刚.
矩形反坡整地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J]
.河北林业科技,2000(2):8-10.
3
聂梓锋.
基于《民法典》第十六条的胎儿民事权利能力考察[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37(2):49-55.
4
张安成.
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民法典》背景下的考量[J]
.中国卫生法制,2021,29(2):77-82.
被引量:1
1
门睿.
浅析胎儿与死胎——由中国首例死胎案引发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7(7):221-221.
2
陈冠军,曹旻.
死胎的法律性质分析及民法保护研究——关于北京丰台区法院关于焦某死胎案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9(17):380-381.
被引量:1
3
王长发.
死胎的法律性质探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9):6-8.
4
黄小红,陈根深.
1例死胎的法医学鉴定[J]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9(3):174-174.
5
胡乩生.
肢解早产的死胎是否构成侮辱尸体罪[J]
.中国检察官,2014(14):46-47.
6
丁一鹤,邢丽华.
农民夫妇捍卫死胎归属权[J]
.浙江人大,2006(7):61-63.
7
李飞云.
车祸令“婴儿”变“死胎”存争议法院如何判决?[J]
.伴你同行,2010(4):8-8.
8
梁兴国.
判决形成中的法律思维及其应用 对一起医院处理死胎案的方法论分析[J]
.法律适用,2006(11):23-26.
9
任重远.
陕西镇坪强制堕胎风波[J]
.新世纪周刊,2012(24):71-71.
被引量:1
10
黑丁,邢丽华.
我的孩子不是“医疗废物”[J]
.民主与法制,2006(07S):18-19.
人民司法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