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萎凋槽在潮州单丛红茶加工中的应用初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萎凋槽是红茶的加工设备,将萎凋槽应用于潮州单丛红茶的加工上,能有效地提升单丛红茶的质量档次,较好地解决多年来单丛红茶加工中存在萎凋质量存在不均匀、有闷杂味和不清爽的问题。
作者
陈勤
许振松
吴嫚丽
刘雪玉
张峰松
机构地区
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5年第2期59-61,共3页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关键词
单丛红茶
萎凋槽
加工试验
分类号
TS272.5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邱陶瑞,唐良生,李斌.广东乌龙茶采制技术100问[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
许振松,刘雪玉,陈勤.
优质单丛乌龙茶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4,30(2):223-224.
被引量:5
3
陈勤,许振松,刘雪玉.
单丛茶真空冷冻干燥试验初报[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27(3):47-49.
被引量:3
4
邵云飞,傅力,许明君,魏珺.
速溶凤凰单丛茶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优化[J]
.食品与机械,2013,29(2):113-116.
被引量:5
5
欧燕清,刘雪玉,黄木庭,张峰松.
单丛茶新秀——潮州单丛红茶研制[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27(3):50-51.
被引量:4
6
许振松,陈广超,刘雪玉,张峰松,陈勤.
单丛红茶加工技术[J]
.广东茶业,2014,0(3):32-33.
被引量:4
7
曹藩荣,罗锡元,邓向进,刘家亮.
不同萎凋方式对红茶和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
.广东茶业,2012(1):27-29.
被引量:24
8
陈国宝,李伟荣,吴全聪,邵静娜,项威.
萎凋技术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13,35(12):12-1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李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2):21-23.
被引量:34
2
赵和涛.
不同萎凋方法对红茶品质影响[J]
.广西热作科技,1994(4):56-59.
被引量:17
3
陈庶来,陈洁.
速溶茶加工工艺初探[J]
.茶叶机械杂志,1995(2):9-10.
被引量:4
4
夏涛,童启庆,董尚胜,骆耀平.
红茶萎凋发酵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变化[J]
.茶叶科学,1996,16(1):63-66.
被引量:70
5
黄书英.
莲叶速溶茶最佳生产工艺探讨[J]
.福建轻纺,2006(1):20-24.
被引量:1
6
屈平,胡传荣.
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荆茶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7,23(2):15-17.
被引量:14
7
阎守和.速溶荣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
胡慰望;谢笔钧.食品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50-53.
9
郑海燕,张建新,刘丽丽,李瑞光.
超声波提取绿茶多酚的工艺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2):261-264.
被引量:20
10
陈成基.
“坦洋工夫”红茶初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J]
.福建茶叶,2009,32(1):30-3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48
1
滑金杰,袁海波,江用文,刘平,王伟伟.
萎凋过程鲜叶理化特性变化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2013,33(5):465-472.
被引量:58
2
陈国宝,李伟荣,吴全聪,邵静娜,项威.
萎凋技术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13,35(12):12-14.
被引量:12
3
王泽科,何建国,龚浩如,蒋文玲.
超声波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钠盐含量[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3(11):36-37.
被引量:2
4
袁林颖,钟应富,张莹,罗红玉,杨娟,邬秀宏,敬廷桃.
红茶萎凋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南方农业,2014,8(3):63-67.
被引量:7
5
朱靖,张凌云,王登良.
单丛茶初制技术理论研究进展[J]
.广东茶业,2014(1):19-21.
被引量:1
6
黄华林,乔小燕,李波,张成娣,陈海强.
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2018,34(10):26-30.
被引量:9
7
杨雅瑜,刘玉德,张媛,石学智.
正交实验优化多频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绿茶茶多酚工艺[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9):189-193.
被引量:14
8
张秒高,张平湖,陈忠正.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10679-10680.
被引量:8
9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14(3):1-5.
被引量:27
10
黄藩,董春旺,朱宏凯,叶阳,张成,何华锋,张坚强.
红茶萎凋中鲜叶理化变化及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275-281.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2
1
吴华玲,陈栋,李家贤.
广东茶区“倒春寒”冻害情况的调查与反思[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39-41.
被引量:4
2
王强.
茶树冻害原理和防治技术方法[J]
.茶世界,2011,0(3):69-7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刘雪玉,陈汉林,陈佳琳,许振松.
极端天气对潮州单丛茶树及单丛茶加工的影响和预防补救措施[J]
.广东茶业,2019(1):16-18.
1
王树阳.
特鲜剂[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3):4-4.
2
张广据,倪慧.
利用TH—AADY生产丢糟酒,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J]
.酿酒科技,1997(2):81-82.
被引量:1
3
孙倩.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政策[J]
.中国食品,2012(13):46-47.
4
沈才洪,张宿义,卢中明,林天学.
低度白酒货架期稳定性研究[J]
.酿酒科技,2007(8):76-77.
被引量:16
5
林伟秋.
浅析岭头单丛茶的鉴别[J]
.广东茶业,2005(5):6-7.
6
王元太.
清香型白酒调味酒的生产及其在勾调技术中的应用[J]
.酿酒科技,2003(2):20-21.
被引量:5
7
李冬梅.
在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4):303-303.
8
徐学明,方发培,杨智.
应用活性干酵母进行曲酒发酵工艺研究[J]
.酿酒科技,1998(2):30-32.
9
阙玉喜.
米厂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生产成本的实践[J]
.粮油加工(电子版),2015,0(8):17-19.
10
孙宝忠,张守勇,李海鹏,种京华,刘俊梅,贾英民.
国内外畜禽肉类产品质量档次化加工技术体系组成及差异[J]
.中国牧业通讯,2008(7):26-28.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