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张太雷与北京大学
被引量:
3
Zhang Tailei and Peking Universi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五四时期的张太雷与北京大学的关系。他曾入读北大一学期。他从爱国走上革命道路,与北大两位老师的引导分不开。他在五四运动中作为天津使者与北大联络,相互支援。他是北大第一个中共支部的成员。
作者
叶孟魁
机构地区
常州教育学院
出处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7-20,6,共5页
关键词
张太雷
北京大学
李大钊
“五四”运动
生平
中国共产党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吴之光、储佩成.张太雷家世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1).
2
[3]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委会.共产主义小组(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7.218.
3
萧超然.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北京大学[J]
.中共党史研究,1998(3):13-18.
被引量:4
4
[5]吴崇兰.吴南如二哥生平[M]、回忆北洋大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115-116.
5
[9]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委会.战斗在天津的共产党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6.
6
[15]中国共产党天津组织史资料[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9.
共引文献
4
1
陈学峰.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2):6-11.
2
叶孟魁.
张太雷恽代英早期思想发展历程简析[J]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9-12.
被引量:2
3
彭锁.
高君宇在“党的一大”召开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实践及历史意义——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纪念高君宇诞辰125周年[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1(2):3-6.
被引量:1
4
郭国祥,覃雅兰.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J]
.江汉论坛,2022(4):5-13.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5
1
杨光发.
张太雷的农民革命思想[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4):37-39.
被引量:2
2
丁则勤,王毓钟.
张太雷早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思想[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1):85-89.
被引量:2
3
丁则勤.
关于张太雷去苏联的次数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5):97-98.
被引量:5
4
丁则勤,王树棣,王毓钟.
张太雷年谱(一八九八年——一九二七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8(2):87-95.
被引量:7
5
刘荣根.
张太雷统战思想初探[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3(3):40-44.
被引量:3
6
季云飞.
论张太雷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贡献[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8(3):42-45.
被引量:3
7
李玲.
关于《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的作者——与叶孟魁商榷[J]
.中共党史研究,1992(3):84-84.
被引量:6
8
吴雪芬.
张太雷革命统一战线思想探微[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9):33-34.
被引量:2
9
叶孟魁.
一篇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J]
.中共党史研究,1990(5):88-89.
被引量:5
10
贾仕林,崔景贵.
张太雷青年工作思想“五论”初探[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1,0(3):4-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秦立海.
改革开放以来张太雷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18(4):8-24.
2
骆建建,高严.
1992—2022年张太雷研究综述[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3):73-76.
3
蒋淑慧,陈康.
运用“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路径[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3,29(5):105-109.
1
朱兴义,赫坚.
试论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4,0(4):1-6.
2
张长松.
弄清情况 还原信息[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4(8):31-31.
3
梁福昌.
第一位抗日殉国的壮族将领庞汉祯[J]
.文史春秋,2007(7):14-18.
4
汤重南.
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支援与互动[J]
.群言,2005,0(7):4-8.
5
王喜平.
永不消逝的“八大队”[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4(1):58-58.
6
林志明.
铭刻在老区人民心中的故事——彭德怀轶事[J]
.党史纵横,1994,0(12):30-30.
7
叶孟魁.
执着追求真理热诚相互支持——五四时期的毛泽东与恽代英[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32-35.
8
陈德真,柯绛,陈钢.
忻口战役中八路军战绩史料选[J]
.民国档案,1985(2):32-39.
被引量:1
9
安京.
论抗日民主运动的历史作用[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4):57-62.
10
杨昭全.
现代中朝友谊关系史的开端——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两国人民相互支援的史实[J]
.世界历史,1979(3):51-62.
被引量:7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