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贵州喀斯特地区表土剥离及防护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层薄,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肥力高、富含腐殖质的表土非常珍贵。表土剥离对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质量意义重大,在现行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要求表土有多少、剥多少。总结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一般性表土剥离与防护经验、临时占压且受扰动浅的表土防护措施、露天开采项目表土剥离特点、高海拔山区表土剥离特点等。
作者
吴平
机构地区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5期29-31,共3页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表土剥离
防护
贵州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2
1
苏维词.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性退化及其防治[J]
.中国岩溶,2001,20(3):217-223.
被引量:89
2
朱友银,丛小祥,周岩,沈建.
江苏省平原河网地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体系构建[J]
.中国水土保持,2012(10):45-4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苏维词,周济祚.
贵州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及防治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2):177-182.
被引量:118
2
钟详浩 何毓成 等.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乌江流域)[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102-135.
3
张新 田有国 等.葛洲坝库区土壤退化及防治.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6-140.
4
苏维词.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类型机理及其治理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6):8-13.
5
袁道先 蔡桂鸿.喀斯环境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4-33.
6
杨明德 周铮.贵州省农业地貌区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29.
7
贵州省地理信息领导小组.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337-340.
8
屑玉麟,贵州环保科技,2000年,1期,1页
9
邓自民,喀斯特的呼唤——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2000年,84页
10
苏维词,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14卷,6期,8页
共引文献
92
1
白晓永,冉晨,陈敬安,罗光杰,陈飞,肖碧琴,龙明康,李姿霖,张小芸,沈晓倩,杨姝,林心海,李朝君,张思蕊,熊练,王世杰.
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的方法、进展与展望[J]
.科学通报,2023,68(19):2550-2568.
被引量:9
2
苏维词.
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优化模式及对策[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24-27.
被引量:46
3
董志芬.
中国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A01):4-6.
被引量:6
4
任海.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J]
.热带地理,2005,25(3):195-200.
被引量:45
5
韦复才,周游游.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J]
.中国岩溶,2005,24(4):282-287.
被引量:23
6
余龙江,李为,栗茂腾,李涛.
西南岩溶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生物学诊断及其治理的生物技术措施[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3):228-234.
被引量:12
7
廖正武,肖厚军,苏跃.
贵州耕地资源的特点、问题及可持续利用[J]
.耕作与栽培,2006,26(1):4-6.
被引量:12
8
杨广斌,李亦秋,安裕伦.
基于网格数据的贵州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J]
.中国岩溶,2006,25(1):73-78.
被引量:32
9
王腊春,史运良.
西南喀斯特山区三水转化与水资源过程及合理利用[J]
.地理科学,2006,26(2):173-178.
被引量:29
10
苏维词,杨华,李晴,郭跃,陈祖权.
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J]
.土壤通报,2006,37(3):447-451.
被引量:114
同被引文献
71
1
付梅臣,陈秋计,谢宏全.
煤矿区生态复垦和预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J]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24(2):155-158.
被引量:19
2
李建华,赵艳玲,付馨,信凯,刘雪冉.
丘陵区水田整治中的表土剥离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5):1039-1043.
被引量:20
3
付梅臣,陈秋计.
矿区生态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J]
.金属矿山,2004,33(8):63-65.
被引量:35
4
冯忠江,郑艳东,张磊.
浅谈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土地平整问题[J]
.资源.产业,2005,7(2):80-82.
被引量:7
5
郑财贵,朱玉碧.
浅析南方丘陵地区土地平整中的表土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512-515.
被引量:13
6
孙宏斌,马云龙.
公路建设表土利用的几点措施[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12):162-162.
被引量:9
7
王秀茹,韩兴.
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水土流失问题浅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247-249.
被引量:8
8
蔡洁.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J]
.浙江国土资源,2008(3):42-43.
被引量:7
9
胡振琪.
煤矿山复垦土壤剖面重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J]
.煤炭学报,1997,22(6):617-622.
被引量:85
10
傅广仁,段德河.
表土剥离再利用技术在尾矿库恢复耕植功能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12):136-13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郭月婷.
中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15(1):148-156.
被引量:14
2
杨紫千,刘小庆,董秀茹,王秋兵.
我国表土剥离技术启蒙与发展研究综述[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54-60.
被引量:15
3
昝玉亭,张华明,沈发兴,李英.
关于表土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的探讨[J]
.绿色科技,2018,20(20):18-20.
被引量:10
4
严丽.
开发建设项目施工中表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3):61-63.
被引量:1
5
梁德栋,王娇,辛诚澍,聂顺新,陈展彦.
山区表土剥离与利用技术探析[J]
.中国水土保持,2020,0(3):18-2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李建华,李华,郜春花,靳东升,卢晋晶.
不同工程复垦措施对晋东南采煤沉陷区土壤质量演变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7):62-70.
被引量:4
2
王旭彤,张蕊,颜蓓蓓,陈冠益,侯立安,旦增.
西藏自治区污泥特性与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1):2753-2769.
被引量:3
3
刘金鹏,赵华甫,梁健健,姚胜彪,高鹏.
高速公路建设与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组合关系研究[J]
.公路,2020,0(2):259-264.
4
李艳艳.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潜力调查与再利用方向研究——以柳州市区为例[J]
.区域治理,2019,0(7):250-250.
被引量:1
5
阳福英,罗伟玲.
广东省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途径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5):4-6.
被引量:1
6
严丽.
开发建设项目施工中表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3):61-63.
被引量:1
7
程睿.
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期内表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实践[J]
.公路,2019,64(11):235-239.
被引量:5
8
梁德栋,王娇,辛诚澍,聂顺新,陈展彦.
山区表土剥离与利用技术探析[J]
.中国水土保持,2020,0(3):18-21.
被引量:8
9
汪园,吴楚宁.
中山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配套机制研究[J]
.西部资源,2020(1):141-143.
被引量:1
10
强丹阳,邵景安,陈娟,张威,牟耀杰.
重庆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技术体系研究[J]
.西部资源,2020(2):169-173.
被引量:5
1
苏跃,吴沿友.
喀斯特地区土壤环境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2016,36(3):42-46.
被引量:1
2
孙丹.
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J]
.北方水稻,2010,40(3):75-77.
被引量:1
3
熊康宁,胡顺光.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4):106-110.
被引量:19
4
关凤芝.
食用菌在生态工程上的应用试验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1995,21(1):26-27.
5
朱庆松,张进.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42-43.
被引量:1
6
郑登峰,许灵杰,赵二卫,杨双剑.
不同规格育苗盘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云烟97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5,46(1):26-30.
被引量:10
7
彭琴,林昌虎,何腾兵.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特征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
.贵州科学,2006,24(3):66-70.
被引量:33
8
周素萍,张兴奇,张科利,杨光檄,顾再柯,赵佳.
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生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4):117-120.
被引量:12
9
赵香兰.
浅析表土层剥离在弥补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工作中的重要意义[J]
.农业与技术,2014,34(12):48-48.
被引量:2
10
毕云萍.
关于佳木斯市“松免浅轮耕技术”可行眭研究的探讨[J]
.新农村(黑龙江),2014(18):61-61.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