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社会实在到习与性成:浅析社会规范的习得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实在是指实存的与可能存在的东西,社会实在指人赋予对象某种功能的社会实在部分。社会实在一经形成就具有社会意义并能共享,但社会共享意义存在差异,人们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帮助人们理解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在个人与社会共生过程中形成,社会规范形成后便以整体与结构的形式存在且独立于个体并强加于个体,而个体通过反思可以建构社会实在,并完善社会规范。个人习得社会规范依循强制遵从、自觉遵从和自愿遵从三个阶段,达到习与性成。
作者 龚超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3,共8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金 教育部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社会教育实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项目号:11YJC710009) 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项目"高校实践育人法制法常态法研究"(项目号2014ZK00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二级参考文献37

  • 1李猛.舒茨早期著作中的意义理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5(3):28-33. 被引量:10
  • 2李芳英.生活世界:在舒茨的视域中[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202-205. 被引量:7
  • 3Kant, OpusPostumum, p. 238.
  • 4C. K. Ogden and I. A. 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upon Thought and of the Science of Symbolism, London: Routledge & Paul LTD, 1952.
  • 5杨国荣.《存在之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二章.
  • 6《嵇康集·声无哀乐论》.
  • 7王维.《过香积寺》.
  • 8Kant, Opus Postumu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248.
  • 9杨国荣.《存在之维》,第三章.
  • 10F. Brentano, Psychology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 trans. C. Rancurello, 13. B. Terrell and Linda L. McAlister,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1973, p. 88.

共引文献8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