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75-78,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36
-
1李彦福,雷坚.试论宋元明清时期的广西书院[J].广西社联通讯,1986(4):151-181. 被引量:7
-
2黄保万.论林则徐与李彦章[J].东南学术,1989(3):65-69. 被引量:4
-
3肖永明.历代地方官员对书院的支持与促进[J].船山学刊,2005(2):81-84. 被引量:3
-
4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读书,2005(7):11-19. 被引量:77
-
5邓洪波.王阳明的书院实践与书院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23-28. 被引量:14
-
6周玲.古代广西书院教学文化和谐精神初探——兼论新世纪加强桂林文教建设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50-52. 被引量:1
-
7张研.18世纪前后清代农家生计收入的研究[J].古今农业,2006(1):67-75. 被引量:8
-
8张维.“岭西五大家”与书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22(1):111-115. 被引量:3
-
9(元)脱脱等.宋史·誊一百六十七志第一百二十职官七[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
-
10(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六十九志第四十五选举一[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
引证文献8
-
1田心.论明代广西地区儒学教育的强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6):42-45. 被引量:1
-
2张劲松.清代天河凤冈书院文献及其相关问题述略[J].河池学院学报,2017,37(4):67-72.
-
3张劲松.论区域书院研究的发展路向——以广西为例的考察[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8(4):123-128.
-
4张劲松.广西天河凤冈书院小史及其意义[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4(6):42-45.
-
5游晶晶.清末广西书院改制与教育近代化转型[J].教育观察,2018,7(13):134-136. 被引量:1
-
6蓝武,黄东成.明代广西书院发展的历史分期、时代特征及其多维成因[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2):136-143. 被引量:3
-
7苏幸锋,蓝武.清代桂林秀峰书院的教学特点与办学特色探微[J].地方文化研究,2019,7(1):63-69. 被引量:2
-
8赵乃蓉.试论明清时期广西书院发展对“大一统”思想的传承与实践——以思恩府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34(5):91-98.
二级引证文献7
-
1蓝武,黄东成.明代广西书院发展的历史分期、时代特征及其多维成因[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2):136-143. 被引量:3
-
2赵连稳,刘腾.2018年中国古代书院研究综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92-100. 被引量:1
-
3王珏.桂林古代学校历史沿革及办学特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5(5):9-14.
-
4张浩浩,王振刚.明清西南边疆书院发展与文化治理[J].三明学院学报,2023,40(2):74-82.
-
5赵乃蓉.试论明清时期广西书院发展对“大一统”思想的传承与实践——以思恩府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34(5):91-98.
-
6吴东妮.清代广西书院与恤远教育制度研究——以《各书院膏火碑记》为中心[J].贺州学院学报,2023,39(4):52-59.
-
7左岫仙.清代改土归流后西南边疆地区文化认同变迁谫论[J].中州学刊,2024(8):133-142.
-
1張求會.唐景崧内渡后的一份“自辩” 跋《唐景崧致春卿三弟函》之一[J].中国文化,2013(1):145-149. 被引量:1
-
2張求會.唐景崧內渡:一個讓陳寅恪爲難的話題[J].中华文史论丛,2012(2):359-384. 被引量:2
-
3黄强祺.郑献甫的目录学思想[J].图书馆界,1988(2):41-42.
-
4李政.从一道台湾高考试题漫谈对联特点[J].读与写(高中版),2007,0(4):47-47.
-
5郑师渠.甲申马尾之役法国宣战史实辨误[J].福建论坛,1983(3):84-85. 被引量:3
-
6李克玉.评中法战争中的唐景崧[J].商丘师专学报,1994(2X):57-60.
-
7徐雁平.书院与桐城文派传衍考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22(1):98-110. 被引量:6
-
8钟文典.灌阳江口访谱记[J].广西文史,2009(1):22-26.
-
9连燕堂.台籍志士丘逢甲和他的《岭云海日楼诗钞》[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5):56-60.
-
10彭中华.古代官署对联评点[J].高中生(高考),2006(1):2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