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桂柳话句末“先”的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来宾话为例,对出现在桂柳话句末的"先"字进行考察,并加以分析。句末的"先"有两类:一类可还原成普通话的"先",另一类不能还原。不能还原的"先"的主要功能是话语标记,有会话管理的职能。这种不能还原的"先"是由表示时间或次序先后的副词"先"演变而来的。
作者
欧苗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43-144,共2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桂柳话
先
话语标记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陆镜光.
广州话句末“先”的话语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41-44.
被引量:10
2
邓思颖.
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J]
.中国语文,2006(3):225-232.
被引量:28
3
邓思颖.
言域的句法分析——以粤语“先”为例[J]
.语言科学,2012,11(1):9-14.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邓思颖.
粤语框式虚词结构的句法分析[J]
.汉语学报,2006(2):16-23.
被引量:27
2
邓思颖.
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J]
.中国语文,2006(3):225-232.
被引量:28
3
蔡建华.1995《广州话动词后的“先”》,郑定欧编.《广州话研究与教学(二)》,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4
曹志耘.2002《东南方言里动词的后置成分》,潘悟云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
5
邓思颖.《粤语句末助词的不对称分布》[J].中国语文研究;香港,2002,(14).
6
麦耘.1993《广州话“先”的再分析》,郑定欧编.《广州话研究与教学》,中山大学出版社.
7
张洪年.1972《香港粤语语法研究》,香港中文大学.
8
张双庆.1997《香港粤语的动词谓语句》,李如龙,张双庆编.《动词谓语句》,暨南大学出版社.
9
郑定欧.1990《粤语“先”分析》,詹伯慧编.《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
10
郑定欧.1997《香港粤语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共引文献
41
1
杨万成.
近二十年国内汉语话语标记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2):111-119.
被引量:1
2
卢笑予,刘玲.
从语言接触视角看广西汉语方言“先行/再次”标记的功能交叠[J]
.民族语文,2023(6):85-97.
3
吕军伟,俞健.
语言接触视野下东南汉语方言副词后置语序及功能演变[J]
.民族语文,2021(1):11-22.
被引量:2
4
罗丽莎.
新加坡华语副词易位现象及其教学处理研究——以时间副词V+“先”为例[J]
.汉字文化,2023(3):99-104.
5
唐庆东,唐娅平.
“先”在日常表达中的词义和功用分析[J]
.汉字文化,2022(22):112-114.
6
邓思颖.
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J]
.中国语文,2006(3):225-232.
被引量:28
7
冯力.
从北部吴语的“V快”看中心谓语成分虚化为助词的现象[J]
.中国语文,2007(3):248-255.
被引量:7
8
石定栩.
长短“被”字句之争[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111-117.
被引量:6
9
刘丹青.
语法化理论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J]
.方言,2009,31(2):106-116.
被引量:33
10
邓思颖.
粤语句末“住”和框式虚词结构[J]
.中国语文,2009(3):234-24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8
1
谢留文.
南昌县(蒋巷)方言的两个虚词“是”与“着”[J]
.中国语文,1998(2):123-125.
被引量:18
2
曹广衢.
壮侗语和汉语闽、粤方言的共同点[J]
.民族语文,1997(2):54-60.
被引量:3
3
沈家煊.
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2(2):26-35.
被引量:45
4
杨永龙.
汉语方言先时助词“着”的来源[J]
.语言研究,2002(2):1-7.
被引量:45
5
邢向东.
论现代汉语方言祈使语气词"着"的形成[J]
.方言,2004,26(4):311-323.
被引量:37
6
邓思颖.
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J]
.中国语文,2006(3):225-232.
被引量:28
7
叶祖贵.
句中副词语法化与先行义标记词的来源——以固始话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4):76-79.
被引量:5
8
陈山青.
湖南汨罗方言的先行体貌助词“正”[J]
.长江学术,2011(1):100-106.
被引量:10
9
邓思颖.
言域的句法分析——以粤语“先”为例[J]
.语言科学,2012,11(1):9-14.
被引量:11
10
萧国政.
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J]
.方言,2000,22(1):55-60.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3
1
唐庆东,唐娅平.
“先”在日常表达中的词义和功用分析[J]
.汉字文化,2022(22):112-114.
2
叶祖贵.
论汉语方言中来源于副词的先行义标记——以“正”“再”“先”为例[J]
.方言,2019,41(2):148-154.
被引量:7
3
覃凤余,罗怜爱.
语言接触与侗台语“添”义语素的语义分布[J]
.北部湾大学学报,2023,38(1):68-78.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徐晓娴,庄初升.
泉州话副词“[tsia■■]”的来源及相关问题[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364-381.
2
卢惠惠.
江西南康客家话多功能词“正tsa^(5)”的意义、功能及其来源[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255-267.
3
卢笑予,刘玲.
从语言接触视角看广西汉语方言“先行/再次”标记的功能交叠[J]
.民族语文,2023(6):85-97.
4
甘江林.
江津话先行体标记“来”“倒”研究[J]
.智库时代,2020,0(10):264-265.
5
林四香,陈晖.
湖南武冈方言的先行义标记“着”[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133-135.
6
夏俐萍.
跨方言视角下“X起”中“起”的语义扩展与扩展限制[J]
.语言学论丛,2022(1):243-265.
7
沈冰,林华勇.
海南海口话从完成义到先行义的“了”[J]
.方言,2024,46(2):228-235.
1
韦馨.
宜州官话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0(6):13-13.
2
陆露.
那坡县桂柳话与普通话的重叠式对比研究[J]
.传承,2013(2):80-81.
3
邓彦.
广西巴马壮语濒危现象调查[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5):143-147.
被引量:1
4
韦扬波.
宜州官话语音[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3):19-36.
被引量:4
5
陆镜光.
广州话句末“先”的话语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41-44.
被引量:10
6
杨雯,罗薇.
如何解决乡音对大学生英语语音的干扰[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69-172.
被引量:9
7
黄丽群.
广西罗城话声母系统与中古音声母系统比较[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5):79-81.
8
贾琦,赵刚,孙莉.
日语填充语及其功能[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1):10-18.
被引量:2
9
李文波,刘静.
广西象州县壮族语言使用状况与民族心理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4):150-152.
被引量:2
10
韦馨.
宜州官话的音韵特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9):155-156.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