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任何课程目标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具有一定的预期性和可行性,但同时因为时代的限制以及设计目标的主体本身的有限等因素,课程目标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程目标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被迫应变而非防患于未然
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轰碎了国人几千年来唯我独尊的幻梦,轰开了国人几千年来闭关锁国的愚昧。该睁眼了,应该“师夷长技”!世界这扇门太大,必须找到世界的窗口。“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习”。[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存天理,灭人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古训,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丧生了自我,丧失了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