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走出去之上海繁花繁海上——王安忆作品海外出版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王安忆作品在欧美国家广泛传播、从她英译作品的出版和馆藏情况可以看出其作品出版传播的方式多样而其作品的文学、文化价值的西方关注既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可为中国当代文学有效走出去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
储常胜
机构地区
淮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7-60,共4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基金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典籍英译"(2012SQW065)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王安忆
海派女作家
英译作品
出版传播
分类号
G239.26 [文化科学]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郝莉.
浅论王安忆英译作品的出版与传播[J]
.中国出版,2013(6):58-62.
被引量:6
2
王德威.
海派作家又见传人[J]
.读书,1996,0(6):37-43.
被引量:65
3
吴赟.
上海书写的海外叙述——《长恨歌》英译本的传播和接受[J]
.社会科学,2012(9):185-19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季进,李洱,李朝全,郭冰茹,何言宏.
异邦的荣耀与尴尬——“新世纪文学反思录”之五[J]
.上海文学,2011(5):104-112.
被引量:1
2
陈思和.
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J]
.文学评论,1998(6):51-61.
被引量:85
3
Gerald Genette. Paratexts Thresholds and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
Irene Wettenhall. Review: Seven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10 (Jul., 1983) p178.
5
Aarner Hussein. Catalysts of Change.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11, No. 3(Jul., 1989), p217-218.
6
Valerie Miner. After the Deluge. The Nation, March 19, 1990, p390.
7
Eva Hung, Introduction, Love on a Barren Mountain, Renditions Paperbacks, 1991, pX.
8
Bonnie S. McDougall. Brocade Valley.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1992, pVI.
9
Gregory McCormick. Poeview: 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 http://quarterlyconversation.com/the-song-of-everlasting-sorrow-by-wang-anyi-review.
10
Xudong Zhang. Shanghai Nostalgia: Postrevolutionary Allegories in Wang Anyi' s Literary Production in the 1990s. Positions 8:2 (2000), p369.
共引文献
78
1
刘李银.
论小说《长恨歌》中女性服饰的英译[J]
.外语教育,2019(1):251-260.
2
王圆圆,黄华.
王安忆小说英译本比较研究——以《小城之恋》和《长恨歌》为例[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2(1):157-172.
3
张冰滢.
21世纪以来王安忆创作与海派文学关系研究综述[J]
.汉字文化,2022(10):75-81.
4
陆兴忍.
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生活美学[J]
.美育研究,2022(1):69-79.
5
林翠萍.
政治的掌握与时间的剥夺——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6-72.
被引量:1
6
汤洁.
女性的城市——论王安忆小说中上海/女性的想象关系[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6-39.
7
杨树美.
王安忆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5):44-45.
被引量:2
8
罗庆雯.
印象上海——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的都市与女性生命体验[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153-154.
被引量:5
9
徐珊.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城市景观[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82-86.
被引量:8
10
成秀萍.
都市话语与城市女性的孤独漂泊感写作——张爱玲、王安忆小说文本比较[J]
.江苏社会科学,2004(5):193-196.
同被引文献
34
1
马超.
王安忆小说的叙事策略[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1):22-26.
被引量:5
2
刘树森.
论中国近代外国小说翻译的叙事语态特征[J]
.外国语,1997,20(5):56-66.
被引量:26
3
王安忆.
张爱玲之于我[J]
.书城,2010(2):5-13.
被引量:8
4
罗屿.
中国好作家很多,但行销太可怜[J]
.新世纪周刊,2008,0(10):118-119.
被引量:6
5
王德威.
海派作家又见传人[J]
.读书,1996,0(6):37-43.
被引量:65
6
王安忆,王晓明.
与作家王安忆面对面[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38-48.
被引量:6
7
黄海军.
叙事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56-59.
被引量:22
8
季进.
当代文学:评论与翻译--王德威访谈录[J]
.当代作家评论,2008(5):68-78.
被引量:26
9
周晓梅,吕俊.
翻译批评的叙事学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53-56.
被引量:12
10
葛亮.
“寻根”中隐现的缺席历史——论王安忆早期小说的“自我/城市”主体建构[J]
.东岳论丛,2010,31(6):32-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高璐夷,储常胜.
王安忆英译作品的海外传播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18(6):79-83.
被引量:2
2
张军锋,冯正斌.
《弄堂里的白马》凌静怡译本的叙事重构策略[J]
.外国语文研究,2018,4(5):101-109.
被引量:2
3
岑群霞.
场域理论视域下王安忆《长恨歌》上海书写的英译传播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1(4):48-6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高璐夷,储常胜.
文学经典译介中的出版机构影响: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2):72-74.
被引量:2
2
张军锋,冯正斌.
凌静怡当代中国文学英译活动综论[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2):22-28.
3
任宇欣.
21世纪以来王安忆《长恨歌》研究综述[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0(4):47-53.
被引量:1
4
顾星环.
王安忆小说中的吴语表达及其英译策略[J]
.当代作家评论,2021(4):185-192.
被引量:1
5
张乐金.
评价理论视角下《长恨歌》女性形象英译研究[J]
.外文研究,2021,9(3):83-92.
被引量:1
6
凤羽,冯庆华.
隐喻翻译与上海城市形象的跨文化建构[J]
.上海翻译,2022(2):84-89.
被引量:7
7
陈保红,栗瑞铎,刘璐.
美国汉学家当代文学译介变迁与中国形象建构探析[J]
.上海翻译,2023(5):89-94.
8
任丽珊,冯正斌.
《创业史》沙博理英译本的叙事建构[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0-77.
1
胡彩虹.
基于微博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42(5):104-106.
被引量:5
2
刘汉俊.
为时代塑造英雄的群像——2008年中央新闻单位典型宣传回眸[J]
.新闻战线,2009(7):14-16.
3
陈小荣.
微博客: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40(4):82-84.
被引量:28
4
刘缘媛.
从《浮生六记》的翻译看林语堂的文化阐释[J]
.兰台世界(上旬),2015(4):58-59.
5
杨海燕.
从《浮生六记》的翻译看林语堂的翻译观念[J]
.兰台世界(上旬),2015(5):16-17.
6
陈平.
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兼评《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J]
.出版广角,2016(14):87-89.
被引量:10
7
钱灵杰,操萍.
澳门印刷所与19世纪早期中国典籍英译出版[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36-39.
8
魏薇.
浅析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定位[J]
.声屏世界,2002(8):36-37.
9
党焕珍.
基于全民阅读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J]
.卷宗,2012(9):77-78.
被引量:1
10
张天颖.
微博在省级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情报,2012,32(3):156-158.
被引量:8
中国出版
201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