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作为传统剧场表演本质的符号转换的呈现和颠覆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剧场的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之表现和"再现、表现、转喻、隐喻、象征、指涉、隐射、互文"等修辞手段的结合,以及不同符号在不同的表演语境中穿行和自由滑动的状态,说明在表演中剧场符号转换的复杂性。通过最新作品中颠覆传统的剧场符号转换模式,朝向即兴、生成、偶发的表演之现实,说明当代实验剧场表演作品中对于取消表演符号以及符号转换的一种新颖尝试。
作者 濮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2,21,共5页 Sichuan Dra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吴越民.象征符号解码与跨文化差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2):166-173. 被引量:29
  • 2KO Elam, The Semiotics of Thealre and Drama,London, New York: Roufledge, 1987:13-17.
  • 3Robert Leach, Thea Studies, Rout, ledge, New Y-k ,2013, P183.
  • 4Richard Sc..heelmer, Performance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fledge, 2003: Author's note.
  • 5胡妙胜.隐喻与转喻——舞台设计的修辞模式[J].戏剧艺术,2000(4):4-21. 被引量:9
  • 6Kei Elam, The Semiotics of Thealre and Drama,London:Methuen, 1980:16.
  • 7Ki Elam, The Semiotics of Theatre and Drama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87:13-17.
  • 8Rxt Leach, Theatre Saxties, Routledge, New York ,2013:183.
  • 9Richard Schechner, Pe'fonnan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flodge, 2003: Author's note.

二级参考文献5

  • 1李思屈.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4.
  •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 3李国南.英汉习用性比喻中的喻体比较与翻译[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 4黄华新,陈宗明.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604.
  • 5黎昌抱.试论英、汉语言的国俗语义差异[A].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37-145.[

共引文献36

同被引文献2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