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为传统剧场表演本质的符号转换的呈现和颠覆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剧场的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之表现和"再现、表现、转喻、隐喻、象征、指涉、隐射、互文"等修辞手段的结合,以及不同符号在不同的表演语境中穿行和自由滑动的状态,说明在表演中剧场符号转换的复杂性。通过最新作品中颠覆传统的剧场符号转换模式,朝向即兴、生成、偶发的表演之现实,说明当代实验剧场表演作品中对于取消表演符号以及符号转换的一种新颖尝试。
作者
濮波
机构地区
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2,21,共5页
Sichuan Drama
关键词
剧场
符号
转换
杂糅
呈现
颠覆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9
1
吴越民.
象征符号解码与跨文化差异[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2):166-173.
被引量:30
2
KO Elam, The Semiotics of Thealre and Drama,London, New York: Roufledge, 1987:13-17.
3
Robert Leach, Thea Studies, Rout, ledge, New Y-k ,2013, P183.
4
Richard Sc..heelmer, Performance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fledge, 2003: Author's note.
5
胡妙胜.
隐喻与转喻——舞台设计的修辞模式[J]
.戏剧艺术,2000(4):4-21.
被引量:9
6
Kei Elam, The Semiotics of Thealre and Drama,London:Methuen, 1980:16.
7
Ki Elam, The Semiotics of Theatre and Drama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87:13-17.
8
Rxt Leach, Theatre Saxties, Routledge, New York ,2013:183.
9
Richard Schechner, Pe'fonnan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flodge, 2003: Author's note.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李思屈.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4.
2
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李国南.英汉习用性比喻中的喻体比较与翻译[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黄华新,陈宗明.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604.
5
黎昌抱.试论英、汉语言的国俗语义差异[A].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37-145.[
共引文献
37
1
高淑霞.
话剧《茶馆》与西方现代戏剧理论[J]
.大舞台,2008(2):24-26.
被引量:1
2
张学东.
隐喻与转喻:设计表达的两种修辞模式[J]
.宜宾学院学报,2013,13(7):84-87.
3
徐珺.
重读《茶馆》——《茶馆》之戏剧符号学话语分析[J]
.上海戏剧,2003(2):42-44.
被引量:1
4
李巍.
象征符号视野中的民族旅游策划与旅游体验[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41-144.
被引量:7
5
王仁湘.
庙底沟文化鱼纹彩陶论(下)[J]
.四川文物,2009(3):32-40.
被引量:11
6
刘婷.
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综述[J]
.贵州民族研究,2010,30(4):39-46.
被引量:1
7
许莹.
在舞台结构元素组合方式中蒙太奇的应用[J]
.大舞台,2011(1):267-268.
8
梁建飞.
品牌传播中图像的符号过程与语义分析[J]
.包装工程,2012,33(20):25-28.
9
梁滔.
跨文化视野下电影《木兰》中的符号对比分析[J]
.凯里学院学报,2014,32(1):76-79.
10
濮波.
转喻剧场的胜出——从叙事剧场、后现代剧场到性别剧场[J]
.戏剧文学,2018(12):42-51.
同被引文献
26
1
杨庆峰.
物质身体、文化身体与技术身体——唐·伊德的“三个身体”理论之简析[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1):12-17.
被引量:109
2
龙迪勇.
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7):23-40.
被引量:80
3
汤逸佩.
戏剧叙事空间的双重维度[J]
.戏剧文学,2011(12):56-59.
被引量:4
4
沈家乐.
现代戏剧:空间转向与第三空间[J]
.戏剧艺术,2013(4):29-36.
被引量:9
5
何明燕.
论戏剧的空间批评[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2):49-54.
被引量:4
6
濮波.
“空间表演”的问题意识[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3):85-90.
被引量:6
7
赵建国.
身体在场与不在场的传播意义[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8):58-62.
被引量:98
8
马大康.
文学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与行为语言[J]
.文艺研究,2016(3):18-29.
被引量:6
9
曹钺,骆正林,王飔濛.
“身体在场”:沉浸传播时代的技术与感官之思[J]
.新闻界,2018(7):18-24.
被引量:69
10
濮波.
探索一种新型的泛表演美学[J]
.四川戏剧,2018(7):36-4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濮波.
表演杂糅:剧场“符号-物”的三种意义解读[J]
.人文杂志,2018,0(9):85-92.
被引量:2
2
陈波,欧阳钰琳.
沉浸式演艺的空间生产与价值表达研究[J]
.出版科学,2024,32(1):70-8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董迎春,张艳秋.
从符号双轴看杂技雅俗的当代阐释[J]
.符号与传媒,2024(1):149-162.
被引量:2
2
孙鑫.
以真实之名,凭体验取胜 对沉浸式歌剧的观察与思考[J]
.中国戏剧,2024(10):65-67.
3
任左莉,边延.
从图像到情感檀谷生活方式的叙事性插画构建[J]
.丝网印刷,2024(20):47-49.
4
唐海涛,管雪松.
Z世代需求下新零售商业空间情感化设计策略研究[J]
.设计,2024,37(20):58-61.
1
子荆文化的高端视点[J]
.芳草(青春版),2011(3):101-101.
2
梅英.
论佤族木鼓文化的现代变迁及其大众传播生成[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4):105-110.
被引量:3
3
缪穗穗.
吉祥图案——略论中国传统纹样[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6):325-325.
被引量:3
4
戴瑜.
浅析图像符号与它的形象表达力[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3(1):43-44.
被引量:1
5
黄俊.
摄影中图像符号的文化价值[J]
.祖国(建设版),2013(6):278-279.
6
周宪.
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
.社会观察,2004(2):45-45.
被引量:6
7
任满收.
跨文化沟通中的意象扭曲问题[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92-94.
8
赵燕.
浅谈中外习语的文化差异[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4):30-31.
9
丁锡满.
从“蒙古包”看到大剧院[J]
.上海戏剧,2008(7):26-26.
10
杨慧.
我是一半的艺人[J]
.消费,2009(17).
四川戏剧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