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子《道德经》中“观”的本体认知及其美学意义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观",字源学意义是指观事物之本质,美学意义即为审美观照,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通过对老子《道德经》中"观"的分析,旨在揭示老子的"观"在认识论上对"道"之本体的认知,也即"观道"。"观"运用在美学上的意义在于人在虚静状态下,通过"观"可以获得独特的韵味,乃至进入审美境界。
作者 吴海伦 杨黎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0-163,共4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1.
  •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2003年印刷).53-288.
  • 5成中英.本体诠释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6释德清.道德真经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3-34.
  • 7唐少莲,吕锡琛.“观”“无为而治”——“还原”向度的本体诠释与重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56-64. 被引量:4
  • 8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 9彭富春.论老子的道[J].湖北社会科学,2011(8):112-118. 被引量:10
  • 10张晶.审美观照论[J].哲学研究,2004(4):67-72.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30

  • 1黑尔德 孙周兴编 倪梁康译.《世界现象学》[M].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3页.
  •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年.第112页.
  •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年版..
  •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 5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 6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31页、第520页、第521-522页、第521页、第100页、第101页、第101页、第530页、第102页、第105页、第164页、第164页注释1、第164页、第183-184页注释3、第185页、第186页、第175页、第204页、第196页、第216页、第.
  • 7杜夫海纳 韩树站.《审美经验现象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 8鲍桑葵.《美学三讲》[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 9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4,275页.
  • 10卞晓萱编.《郑板桥全集》[M].齐鲁书社,1985年..

共引文献129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