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阐释过程中前置立场与前见的区别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所谓前见,在伽达默尔看来,“就是一种判断,它是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前见概念,并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
作者
毕素珍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9,共4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前见
文学阐释
前置
伽达默尔
决定性作用
海德格尔
前结构
概念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87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毛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谈当代文论重建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16日.
2
史伟民:《伽达默尔论概念、譬喻与文本的意义》,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2辑,第12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张江.
强制阐释论[J]
.文学评论,2014(6):5-18.
被引量:488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1页.
2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4
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8、119页.
7
J希利斯·米勒 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8、203、275页.
8
弗洛伊德:《释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7页.
10
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p. 6.
共引文献
487
1
时光.
变异的诗神:亨利·哈特中诗英译考论[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300-329.
2
邹涛.
从非洲文学看西方理论视角的阐释霸权——以《美好的人尚未诞生》为个案[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147-161.
3
闫小芹.
西方空间批评在中国的接受现状及反思[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1):73-85.
4
郭明浩.
当代中国文论关键词之“失语”再省思[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3):27-36.
5
金潇.
从阐释的“交往”属性论“公共阐释”的合理有效性[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321-330.
6
李慧文.
阐释合法性的重建——评张江“公共阐释”理论[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76-286.
7
彭成广.
向度、限度与可能——阐释的发展逻辑和“公共阐释”的建构空间[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46-255.
8
郭芳丽.
公共阐释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1):235-245.
9
蒋述卓,李石.
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J]
.中国社会科学,2021(2):82-101.
被引量:11
10
张江.
再论强制阐释[J]
.中国社会科学,2021(2):4-23.
被引量:84
同被引文献
71
1
张江.
再论强制阐释[J]
.中国社会科学,2021(2):4-23.
被引量:84
2
张犇,邵迪莎.
口述史方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价值探讨[J]
.创意设计源,2020(1):33-37.
被引量:2
3
许钧.
文化“差异”与翻译[J]
.中国比较文学,1997(1):67-78.
被引量:39
4
胡德香.
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
.外国语,2005,28(4):56-61.
被引量:24
5
胡德香.
翻译批评的自我与他者[J]
.外语学刊,2006(5):99-102.
被引量:3
6
阎嘉.
“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1):32-38.
被引量:17
7
金惠敏.
理论没有“之后”——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说起[J]
.外国文学,2009(2):78-80.
被引量:11
8
宋素凤.
《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激进性别政治思考[J]
.妇女研究论丛,2010(1):91-96.
被引量:21
9
蒋述卓,王瑛.
想象·虚构·诱惑——论宇文所安文论中的“中国形象”[J]
.中国比较文学,2010(1):94-101.
被引量:6
10
何成洲.
巴特勒与表演性理论[J]
.外国文学评论,2010(3):132-143.
被引量:64
引证文献
4
1
张强.
朱迪斯·巴特勒在中美两国学界接受的对比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4):117-123.
2
张犇.
论民族造物艺术研究范式的构建[J]
.工业工程设计,2020,2(4):1-8.
被引量:8
3
胡作友,钟莎莉.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自我与他者[J]
.外国语言文学,2023,40(2):106-117.
4
邓心强,丁子瑞.
强制阐释论与中国当前文艺批评[J]
.艺术百家,2023,39(3):40-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夏燕靖.
艺术史学的当代性认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综述[J]
.工业工程设计,2021,3(2):103-110.
被引量:2
2
牛犁,崔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木屐流行与社会风尚[J]
.装饰,2021(4):128-129.
3
王忆雯,梁惠娥.
眉勒的装饰艺术及其身份标识作用——以如意纹眉勒为例[J]
.装饰,2021(4):140-141.
被引量:3
4
张赛勇,王宇洁.
圈叠胎工艺源流考析[J]
.装饰,2021(5):90-93.
被引量:3
5
张犇,樊天波.
“气氛”与“在场”——非遗保护背景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模式的构建要素[J]
.艺术评论,2021(10):112-124.
被引量:3
6
周计武,吴维忆.
从“造物”到“造境”:手工艺非遗保护的范式转换[J]
.文化艺术研究,2021,14(5):32-41.
被引量:9
7
简圣宇.
艺术学立场:作为命名研讨的“器物美学”和“造物美学”[J]
.学习与探索,2022(4):153-162.
被引量:5
8
张犇,张知临.
“美美与共”:探赜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当代传播价值[J]
.工业工程设计,2023,5(4):1-6.
被引量:1
9
欧阳靖钧.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爱玛的命运悲剧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7):140-143.
1
梁晓声.
梁晓声:观察比虚构重要[J]
.作文升级,2011(1):28-28.
2
焦桂英,魏志民.
包装[J]
.剧本,2002(11):60-63.
3
王意如.
论《三国演义》的民族接受[J]
.民族艺术,1999(3):52-59.
4
杨新敏.
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1):236-243.
5
田力.
一块云拦住另一块云[J]
.读者(原创版),2011(11):21-21.
6
申欣欣.
后现代“进城记”——评小说《梨花朵朵白》[J]
.青春,2009,0(7):17-18.
7
史歌.
“期待视野”与村上春树小说在中国的接受[J]
.当代作家评论,2016(3):200-207.
被引量:2
8
王义.
千纸鹤(外一篇)[J]
.牡丹,2001,0(4):48-48.
9
殷满堂.
史学批评:中国文学批评的前结构[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4):42-46.
10
西格丽德.威格尔,薛原.
文学、文学批评及文本可读性的历史指数[J]
.文艺研究,2016(8):31-36.
被引量:8
文学评论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