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华池民歌与剪纸均属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上个世纪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时期,其内容及主要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演变为与中国革命连在一起并为其服务的"红色民间艺术",成为占据边区根据地文艺舞台的主流艺术。当我们今天在研究体味"视听通感"时,重新审视"红色民间艺术"正是我们寻找的艺术典范。其中的一些经典作品,是声音中有画面、画面中有声音,艺术表现效果突破单一感官的局限而被放大,称得上是艺术通感的审美杰作,这也是"红色民间艺术"得以流传至今的内在原因所在。
出处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0-82,共3页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Northwest Adult Education
基金
兰州大学与华池县政府合作联合开展华池地方民歌的传承保护研究项目
2014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B-003)
2014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YB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