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战争时期石川达三的创作在中国的流播与变异——兼论梅娘对他的理解与迎拒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战争文学作家石川达三因描写南京大屠杀的战地文学而遭到日本当局处分,亦因此在战后免于被追究战争责任。石川的文学命运所传达出的暧昧性,体现了"长年在精神的牢狱中失去了思考力"的日本知识人的典型面向。具有悖论意味的是,他的战争文学作品作为反战文学被介绍到中国的大后方,而在沦陷区,他作为战争文学作家和社会派作家的特质被抹掉了。梅娘在大力译介"风俗派"小说家石川达三的女性主义作品时,努力突破民族主义的困境,以构筑理想的文化自我。然而在实践的复杂层面,梅娘所理解的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又表现出相互介入和缠绕,无论是沦陷区的人文处境,还是中国知识人对日本的理解与自身的民族认同,都呈现出模棱暖昧的特征。
作者 陈言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 1石川达三.《武汉作战——作为战史之一部》之“附记”,载《中央公论》1939年1月1日.
  • 2张十方.《石川达三的活着的士兵》,载《精忠导报》,第六卷第三期,1942年,第27页.
  • 3矢野贯一,编『近代戟争文学事典』(第一辑),大阪:和泉窖院,1992年,第86页.
  • 4中村新太郎.《石川达三的<活着的士兵>》,收入秦弓,孙丽华选编《富士山风韵日本书话》,江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64页.
  • 5尾崎秀树.《旧殖民地文学的研究》,第179页.
  • 6石川达三.《大东亚文学者会议印象》,载《译丛月刊》第四卷第五期,1942年,第39-78页.
  • 7梅娘.《我与日本文学》,收入侯健飞编《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 8张泉.张我军与沦陷时期的中日文学关联[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1):223-226. 被引量:2
  • 9《母系家族》(一),载《妇女杂志》第三卷第十一期,1942年,第51页.
  • 10田中武.《母系家族》,载《日本映画》第六卷第四号,1941年,第87页.

二级参考文献18

  • 1《上海市民大会将警告加藤》,《晨报》,1942年6月10日,第2版.
  • 2以斋.《武者小路实笃印象记》[J].艺文杂志,:15-15.
  • 3《译者的话》.《黎明》.
  • 4徐逎适翔等.《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61页.
  • 5洪炎秋.《怀才不遇的张我军》.《张我军诗文集》.台湾纯文学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第31页.
  • 6秦贤次.《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张我军》,《张我军诗文集》.第48页.
  • 7华北作家协会月报,.
  • 8华北作家协会月报,:15-15.
  • 9《民众报》.1944年1月3日.
  • 10《译者附记》.《台湾民报》105号,1929年7月.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