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比德”视阈下的古代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考论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比德"是中国古代形成的有民族特色的以物喻人之审美传统。松柏生性耐寒,常年青翠,材质坚韧密实,在暗示、象征主体理想人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比德传统的影响下,松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意象,累积起丰富的文化意蕴,先后形成了岁寒后凋、坚贞有心、孤直不倚、劲挺有节等内涵,成为君子人格的象征。和竹、莲相比,松柏在象征君子人格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松柏是"树"立的中国人,成为我们民族理想人格的符号。
作者 王颖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177,共6页 Jiang-huai Tribune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107) 安徽建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2) 安徽省教育振兴计划重大建设项目(2014SZKMSGZS0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聘义(卷6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029.
  • 2清·王先谦.苟子集解·法行(卷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88:535.
  • 3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92.
  • 4战国·庄周,著,王先谦,集解.庄子集解(卷8)[M].北京:中华书局,1954:123.
  • 5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苟子校释(卷1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305.
  • 6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上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7宋·史绳祖,撰.学斋占毕(卷1)[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8明·徐枋.居易堂集(卷1)[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
  • 9汉·司马迁,著,南朝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6)[M].北京:中华书局.1959:242.
  • 10清·孙星衍.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85.

共引文献21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