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的形态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开展亚东鲑野生群体与人工繁殖后代的形态特征和微卫星遗传多态性分析。首先采用方差、判别、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2个群体,包括7个可数、11个可量与20个框架数据,结果表明亚东鲑人工繁殖后代与野生群体在鳍式、鳞式、可量和框架结构性状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9对微卫星引物评估了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在10个座位中,共检测到55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4.8、4.0个,平均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5个;平均座位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26 7、0.641 7,平均基因多样性均为0.571 9,群体遗传分化较小,2个群体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均呈现低水平。结果表明,亚东鲑人工繁殖与野生群体在遗传上差异不大,人工繁殖群体可用于开展进一步的保种繁育和保护性放流工作。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6-229,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203086)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编号:ZF120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张春霖 王文滨.西藏鱼类初篇.动物学报,1962,14(4):529-536.
  • 2MacCrimmon H R,Marshall T L,Gots B L,et al.World distribution of brown trout,Salmo trutta:further observations[J].Journal of the Fisheries Research Board of Canada,1970,27(4):811-818.
  • 3武云飞,吴翠珍.青藏高原鱼类[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4Nelson J S.Fishes of the world[M].3rd ed.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94:91-105.
  • 5彭仕盛.西藏鱼类及其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2-40.
  • 6蒲德永,王志坚,赵海鹏,张耀光.亚东鲑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J].四川动物,2006,25(4):825-828. 被引量:16
  • 7豪富华,陈毅峰,唐卫星,蔡斌.亚东鲑的年龄与生长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7,31(5):731-737. 被引量:18
  • 8豪富华,陈毅峰,蔡斌.西藏亚东鲑的胚胎发育[J].水产学报,2006,30(3):289-296. 被引量:34
  • 9孟玮,杨天燕,海萨,海沙尔.阿那斯.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亚东鲑DNA条形码研究[J].水产学杂志,2010,23(1):6-10. 被引量:47
  • 10Estoup A,Largiadèr C R,Cornuet J M.Juxtaposed microsatellite systems as diagnostic markers for admixture:an empirical evaluation with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as model organism[J].Molecular Ecology,2000,9(11):1873-1886.

二级参考文献106

共引文献188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