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法益过度精神化的批判与反思--以安全感法益化为中心 被引量:3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法益精神化是法益理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风险社会的时代助推下又焕发出新的理论生机。其在超越法益物质观的同时也伴有相应的理论隐忧,如以安全感法益化为代表的法益过度精神化。从宏观层面来说,安全感不具有法益应有的机能,不符合刑法明确性要求,更容易导致象征性立法等非理性刑法反应。主观性、模糊性与一般性,是其不能成为法益的关键因素。就中观层面而言,社会恐慌类犯罪中的安全感也并非刑法条文所要保护的法益,社会秩序才是安全感背后真正需要保护的法益。就微观层面而言,恐吓犯罪的个罪法益也应是个人生活之平稳状态而非安全感。现代刑法若想兼顾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就必须警惕法益过度精神化,反对将安全感作为一种法益。
作者 刘烔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84,共13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技风险的管理与公共安全的刑法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1BFX106) 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课题“我国刑事立法执行现状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6

  • 1黄太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的理解与适用》,载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法律应用研究》(第1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117页.
  • 2谢煜伟:《群众恐慌下的恐吓公众危安罪:北捷随机杀人案后续事件解析》,《月旦法学教室》2014年第9期.
  • 3王舒俞:《刑法第305条之理论与实务》,高雄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0页.
  • 4黄荣坚:《2011年刑事法发展回顾:法律说词与说词之外》,《台大法学论丛》(第41卷特刊),第1554页.
  • 5陈志龙:《刑法的法益概念(上)》,《台大法学论丛》1986年第1期.
  • 6周漾沂:《论“煽惑他人犯罪或违背法令”之处罚理由》,《台大法学论丛》2008年第4期.
  • 7华关根,王媛媛,冯云.论危险犯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适度扩展[J].法学,2009(5):151-156. 被引量:8
  • 8李圣杰:《呛声——恶害通知的思考》,《月旦法学教室》(别册·刑事法律篇),2011年,第87页.
  • 9车浩.“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J].中国法学,2013(1):114-130. 被引量:96
  • 10陈庆安.恐吓类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要件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3(7):156-16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506

共引文献1445

同被引文献632

引证文献35

二级引证文献3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