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张珍玉“火郁发之”理论探究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继承张珍玉教授思想,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深入探究。认为"火郁"为"心郁";"火郁发之"理论启示"火郁"所致之证病位在"心";病机在"郁","心郁"乃为心"主通明"、"主降"之特性受到抑制,进而使心之功用失常产生疾病;治疗思想为"顺势而治",治疗法则为"发之",如疏通气血、活血祛瘀、通阳、调神、散热泻火等均属"发"法范畴。同时,结合张珍玉教授治疗口疮之病案,根据"火郁发之"理论对其临床治疗用药加以分析,进一步阐释"火郁发之"理论的临床应用。
作者 任海燕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2-613,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张珍玉名中医工作室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丁元庆.有关抑郁症证治几个问题的思考[C].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8:46-49.
  • 2张华,丁元庆(导师).宣阳开郁法治疗抑郁症的理论探讨与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40-143. 被引量:55
  •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7.
  • 4迟华基,魏凤琴.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74.

共引文献96

同被引文献96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