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碘溶液颜色形成的静电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碘溶液颜色的形成机制,传承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的观点,并运用分子轨道理论进行解释。认为碘溶液生色,是由δ授体或π授体向碘分子授受电子引起的。电子授受,分子距离要合适,轨道相位要匹配,轨道能量要合适,他们对此未深究。认为溶剂授受电子假说存在诸多不足,由此提出了用静电相互诱导机制代替电子时授受机制,电子对授受是静电作用的终极结果,若出现电子对授受,必有化学反应相随。碘溶解的溶剂化过程,通过静电相互诱导,诱导力越大,偏离紫色越远。
作者 胡列扬
机构地区 杭州外国语学校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6期47-50,共4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

  • 1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2孟庆珍,胡鼎文等,无机化学(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 3钟兴原等.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 4黄佩丽.碘在有机溶剂中呈色的原因[J].化学教育,1996,12(2):33-35.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