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中国歌剧演唱的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歌剧从西方传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这段历程中,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中国歌剧萃取了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艺术风格,实现了歌剧发展的大突破,其演唱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主要有对传统民族戏曲唱法的借鉴和吸收;民族与西方歌剧美声唱法的融合;独特丰富的情感魅力;审美想象力丰富;准确清晰的语言魅力;鲜明生动的形象性。这些演唱风格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我国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作者 刘湘林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许常惠.中国新音乐史:台湾篇1945-1985[G]//中国新音乐史论(1946-1976).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0.
  • 2郑体思.我对原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的历史回顾我国第一支新型专业民族管弦乐队的诞生与发展概况[J].中国音乐年鉴,2002.
  • 3赵毅衡.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J].文艺研究,2007(12):4-10. 被引量:40
  • 4陈中申.我对笛子的追寻之路[C].音乐会节目单[EB/OL].[2014-08-20]http://blog.163.com/valinda%40126/blog/static/67771063200753111941760/.
  • 5蔡佩芸.1949-2008台湾竹笛音乐的发展与保存[D].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2009.

二级参考文献11

  • 1乔治·布莱 郭宏安译.《批评意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283页.
  • 2张隆溪.《经典在阐释学上的意义》[J].中国文史哲研究通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9,.
  • 3雷奈·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9页.
  • 4Canonization and Decanonization , Leiden: Brill Academic Press, 1998
  • 5Stefan Nowotny, “Anti-Canonization : The Differential Knowledge of Institutional Critique”, trans. Aileen Derieg, Transversal (Webjournal), 2006.
  • 6John Guillory, Cultural Capital: The Problem of Literary Canon 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p. ix.
  • 7《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第114页,第113页,第113页.
  • 8Roman Jakobson, " The Metaphoric and Metonymic Poles", in Roman Jakobson & Morris Halle, Fundamentals of Language, Hague : Mouton Press, pp. 76- 82.
  • 9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第56页,第26页,第3页.
  • 10Harold Bloom, 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1994

共引文献39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