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跨文化的美学研究——高建平教授美学研究与理论实践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美学界,目前从事美学研究的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学者:一是具有西方哲学系背景的,他们接受的是西方传统美学训练,倾向于哲学美学的研究路径;二是文学系背景的,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走的是阐释学的路径;三是艺术学背景,从具体的艺术门类开始进行美学理论的研究。各种学术背景以及形成的不同的研究路径都有其自身的优势,能够窥探到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
作者 尹庆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5,共5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高建平:《什么是中国美学》,见高建平、王柯平主编《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 2高建平:《美学的当代转型:文化、城市、艺术》,《本书前言:当代中国美学的历史评述》,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 3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1986]年版,第39页.
  • 4高建平.喧嚣世界的沉思者—纪念阿瑟·丹托[J].装饰,2014(3):24-25. 被引量:2
  • 5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

二级参考文献1

  • 1Arthur C. Danto, The Philosophical Disenfranchisement of 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97.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