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协调稳定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去实现收入上的平等,减小社会上贫富之间的差距,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政府一直在思索的方向。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收入倍增计划。可见党和政府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小社会贫富差距上,要落实这一计划,最终达到战略目标,就要对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
高姗
机构地区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出处
《商场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58-259,共2页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收入水平
收入差距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郑鹏.
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简析——对Kuznets倒U型曲线理论的再思考[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21(2):36-38.
被引量:2
2
韩海燕,何炼成.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问题实证研究[J]
.消费经济,2010,26(3):8-12.
被引量:23
3
范天珍.
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J]
.经济论坛,2010(9):82-8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彭晓莲.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9(12):102-104.
被引量:12
2
舒时,文正祥,陆原.
持久收入、暂时收入、隐性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1995,12(3):4-8.
被引量:10
3
王锐生.
公平问题在社会主义中国:过去与现在[J]
.社会科学辑刊,1994(4):7-12.
被引量:6
4
贺娜.
二元分配格局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248-249.
被引量:1
5
臧旭恒.
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J]
.经济科学,1994(1):44-49.
被引量:35
6
梁纪尧,董长瑞.
关于前期消费、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消费函数研究[J]
.山东经济,2006,22(1):13-16.
被引量:16
7
姚伟纲.
关于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情况,2006(21):8-12.
被引量:3
8
傅丽萍.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计量经济分析[J]
.统计教育,2007(4):18-19.
被引量: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25
1
谢琦,冯婧.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视角[J]
.投资与创业,2022,33(18):130-134.
被引量:1
2
杨春山.
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10(32):221-222.
3
徐和清.
供应链金融视角中的农户消费信贷研究[J]
.消费经济,2011,27(1):38-41.
被引量:2
4
袁原,王新国.
新疆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行为关系研究[J]
.北方经贸,2011(4):66-68.
被引量:2
5
钱东平.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及城镇化对总消费的影响研究——加入人口因素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
.西部论坛,2011,21(5):13-18.
被引量:2
6
谢琦.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劳动者收入结构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1(11):14-19.
7
韩心灵.
安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结构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7-12.
8
周小琳,吴翔.
提高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1(28):35-36.
被引量:3
9
易行健,张波,杨碧云.
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实证检验[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6):50-58.
被引量:8
10
巩师恩,范从来.
中国城镇居民分项收入的消费促进效应研究--基于2002-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J]
.江苏社会科学,2012(1):56-60.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黄娟,张雷宝.
论居民收入合理分配及藏富于民财政政策的构建[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3):74-77.
被引量:1
2
刘俊霞.
论资源分配与收入分配的关系[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5):9-14.
被引量:2
3
杨秋林.
试论房地产税立法存在的缺陷与完善[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6):80-84.
被引量:2
4
杨俊,李晓羽,张宗益.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
.经济科学,2006(2):23-33.
被引量:137
5
杨俊,黄潇,李晓羽.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8(1):38-47.
被引量:179
6
史明霞.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考[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9):18-22.
被引量:9
7
刘社建,李振明.
扩大消费研究:提高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思路[J]
.上海经济研究,2010,22(2):13-19.
被引量:17
8
刘社建,李振明.
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变动与前瞻[J]
.现代经济探讨,2010(7):47-51.
被引量:6
9
吴忠民.
藏富于民的时代意义及实现路径[J]
.探索与争鸣,2010(11):3-7.
被引量:9
10
廖兰.
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与“藏富于民”[J]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30-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王覃刚,李丛青,张欢欢.
资源分配不均下收入分配现状及制度改善[J]
.商,2015,0(25):195-195.
2
胡绍雨.
建构藏富于民的财政政策之探讨——源自我国收入分配状况观察[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57-60.
1
唐继华.
简述房地产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J]
.财经界,2013(18):10-10.
被引量:2
2
张婷,徐少华.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J]
.农村经济,2005(8):50-52.
被引量:2
3
张宝顺.
实践科学发展观[J]
.瞭望,2004(11):42-43.
被引量:1
4
王元京,孙颖,高振华.
依靠龙头城市带动区域协调发展[J]
.西部论丛,2009(9):47-49.
被引量:2
5
孙建新.
浅议企业如何顺利开展工资集体协商[J]
.兵团工运,2013(1):18-18.
6
韩喜平.
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J]
.科学社会主义,2006(6):46-48.
被引量:3
7
应志仁.
发展县域经济要有新思路——透析永康现象[J]
.宏观经济研究,2004(5):31-34.
被引量:2
8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中南财经大学财金系,徐州市财政局联合调查组.
以治理整顿为契机,实现徐州经济协调稳定快速增长——徐州市财政经济考察报告[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9(3):36-42.
9
李童,李欣.
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简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1(6X):198-198.
10
梁超伦.
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顺应经济度[J]
.企业家信息,2005(11):56-56.
商场现代化
201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