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近自然林业理念对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工业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生态环境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培育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需要发展与完善。本文通过对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近自然林业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作者
金春生
李婷
机构地区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0期93-93,105,共2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近自然林业
森林培育
生态环境
分类号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梁洪萍.
浅谈近自然林业理论[J]
.四川林业科技,2012,33(5):103-105.
被引量:8
2
章忠.
浅议“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33-13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邵青还.
德国:接近自然的林业—技术政策和技术路线[J]
.世界林业研究,1993,6(3):63-72.
被引量:21
2
章异平,徐军亮,康慕谊,赵丛举.
近自然林业的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14-217.
被引量:41
3
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47—53.
4
2009年安徽省林业厅第一批赴德国森林经营实践培训总结报告.
5
张硕新,雷瑞德,陈存根,刘建军.
“近自然林”──一种有发展前景的“人工天然林”[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11(S1):157-162.
被引量:27
6
陆元昌,甘敬.
21世纪的森林经理发展动态[J]
.世界林业研究,2002,15(1):1-11.
被引量:81
7
邵青还.
对近自然林业理论的诠释和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几项建议[J]
.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1-5.
被引量:105
共引文献
8
1
李先勇,邓鹰鸿.
中德造林项目林分调查方法在国内森林经营中的应用[J]
.湖南林业科技,2013,40(6):58-61.
被引量:2
2
阙兴宇,刘振华.
德国森林经营理念对慈利县林业发展的启示[J]
.湖南林业科技,2013,40(6):70-73.
被引量:4
3
包志刚,高见.
古丈县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发展探讨[J]
.湖南林业科技,2013,40(6):77-79.
被引量:2
4
张德林.
近自然林业理念对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作用分析[J]
.绿色科技,2014,16(3):299-300.
被引量:1
5
刘德江.
分析近自然林业理论在景观林营建中的运用[J]
.民营科技,2015(9):206-206.
6
韦菊玲,郭文福,雷丽群,刘福妹,邓硕坤,庞圣江.
南亚热带人工林近自然高效可持续经营模式[J]
.林业调查规划,2018,43(3):145-149.
被引量:5
7
张惠,刘红影,张宇宁,马姜明,莫燕华,零天旺,杨章旗,李明金.
广西两种林分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生活型谱与叶相比较[J]
.广西林业科学,2021,50(3):267-273.
8
梁文广,杨红军.
近自然林业经营理论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建议[J]
.农技服务,2021,38(12):68-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张德林.
近自然林业理念对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作用分析[J]
.绿色科技,2014,16(3):299-300.
被引量:1
2
江荷,李茜玲,彭祚登.
构建森林培育标准体系的探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77-82.
被引量:6
3
孙长宏.
森林培育工作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
.黑龙江科学,2014,5(8):58-58.
被引量:1
4
董广志,郭松,王俊龙.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促进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J]
.现代园艺,2015,38(16):231-231.
被引量:2
5
文学红.
森林培育原则探讨[J]
.绿色科技,2016,18(3):130-132.
被引量:2
6
裴国志.
近自然林业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空间[J]
.农业与技术,2016,36(4):231-231.
被引量:2
7
张玲.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J]
.绿色科技,2017,19(9):156-157.
被引量:8
8
贾振虎.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在营造林作业设计中的应用[J]
.山西林业科技,2017,46(2):68-69.
被引量:6
9
袁淑琴.
新时期森林培育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J]
.绿色科技,2018,20(7):139-140.
被引量:6
10
马永亮.
新时期森林培育技术的现状与建议[J]
.绿色科技,2018,20(5):151-15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阚湘宁.
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2018,12(27):52-53.
被引量:3
2
李明勇.
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J]
.绿色科技,2019,0(15):196-197.
被引量:6
3
李金云,唐春,毛良居.
加强森林培育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林业经济,2015(6):66-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曲莎.
如何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
.花卉,2017,0(10):132-133.
被引量:2
2
陆志刚.
加强林政管理促进林业持续发展研究[J]
.乡村科技,2018,9(8):56-57.
被引量:2
3
陈驾媄.
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新农民,2019,0(20):12-13.
被引量:2
4
吕金柱.
森林培育技术的现状及管理措施[J]
.花卉,2019,0(24):212-213.
5
董艳鑫.
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园艺,2020,43(8):148-149.
被引量:5
6
张艳龙.
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分析[J]
.农家致富顾问,2021(6):168-168.
7
龙家锋.
森林培育中近自然林业理念的分析应用[J]
.种子科技,2021,39(15):135-136.
被引量:2
8
梁文广,杨红军.
近自然林业经营理论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建议[J]
.农技服务,2021,38(12):68-71.
被引量:1
9
杨艳秋,李钢铁,闫民杰,刘龙,贾治,赵治伟.
不同经营方式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短期影响[J]
.绿色科技,2023,25(7):119-124.
被引量:1
1
章忠.
浅议“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33-135.
被引量:3
2
陈友早.
“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探析[J]
.大科技,2013(23):306-307.
3
邵青还.
欧洲近自然林业的发展趋势[J]
.世界林业动态,2003(7):4-6.
4
张鼎华,林卿.
近自然林业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
.生态经济,2000,16(7):23-26.
被引量:60
5
陈俊安,黄文斌.
近自然林业的经营效益研究[J]
.民营科技,2010(10):150-150.
被引量:4
6
任林转.
科学运用近自然林业技术加快太行山绿化进程[J]
.山西林业,2004(6):12-13.
被引量:1
7
国家林业局赴德国、奥地利林业考察团,陈学群,崔武社.
欧洲近自然林业的借鉴与启示——赴德国、奥地利林业考察报告[J]
.林业经济,2011(7):88-91.
被引量:10
8
马金宝.
用现代林业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J]
.发展,2008(2):38-38.
被引量:4
9
裴国志.
近自然林业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空间[J]
.农业与技术,2016,36(4):231-231.
被引量:2
10
吴善印.
以现代林业理念 推进丽水林业发展[J]
.浙江林业,2007(4):11-13.
农业与技术
201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