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幸福思想:从虚幻到现实的超越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宗教的批判逻辑中,马克思实现了幸福主体从神到人的超越,幸福场域从彼岸世界到现实生活世界的超越,幸福实现手段从神的救赎到人的实践活动的超越。马克思幸福思想彰显了其作为一种积极的行动哲学的全部价值旨趣,即现实的人是获得幸福的实在主体,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实现幸福的真实场域,人的实践活动是创造幸福的现实手段。马克思主张抛弃来自虚幻生活镜像中的满足,以理性的生命力量直面人的现实生活,以主体的积极实践创造幸福生活。
作者 颜军
机构地区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2,共5页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1CKS004) 负责人颜军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 2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7.
  • 5[美]奥尔曼.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M].王贵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6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7徐长福.先验的自由与经验的自由——以康德和马克思为讨论对象[J].天津社会科学,2006(4):4-15. 被引量:8
  • 8吴苑华.家庭伦理:黑格尔与马克思[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7(1):20-35. 被引量:5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23

  • 1江苏省妇联调查组.家庭伦理道德大裂变[J].华人时刊,1996,0(12):16-17. 被引量:1
  • 2.《孟子·尽心上》[M].,..
  • 3.《孟子·离娄下》[M].,..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1-162页.
  • 5康德著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7页,第8页.
  • 6康德 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
  • 9康德.《实践理性批判》.Lewis White Beck英译本,The Liberal Arts Press,Inc.,1956,pp.68-69.
  • 10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6,11,7页.

共引文献1859

同被引文献5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