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手足口病为小儿常见传染性疾病,主要因多种肠道病毒引发[1]。柯萨奇 A16(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体,可引发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急性迟缓性瘫痪等,危急患儿生命健康[2]。近些年来荧光定量 PCR 法逐渐受到重视,已有报道认为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3]。本文采用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小儿手足口病病原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出处
《辽宁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02-203,共2页
Medical Journal of Lia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