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东民歌《包楞调》的美学意义与演唱技巧浅析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包楞调》是流行在山东成武地区的民间歌曲,从文化背景与传承发展、词曲、演唱三个方面综合体现了山东民间小调的美学特征。从历史文化背景与传承发展方面看,背景底蕴丰厚,经过演唱者的二次创作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词曲方面看,极具地域风格的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从歌曲的演唱方面看,体现出了方言特色美与音色美、咬字美和拖腔美的特点。
作者
谭冉
机构地区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86-87,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山东民歌
《包楞调》
曲调风格
地域语言风格
演唱技巧
美学意义
分类号
J642.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戏剧背景.根据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民间音乐部分.遗产编号:Ⅱ-17申报单位:菏泽市成武县申报日期:2006年.
2
魏占河.
山东民歌演唱漫议[J]
.中国音乐学,2000(4):62-70.
被引量:16
3
詹桥玲.
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1):76-79.
被引量:25
4
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民间音乐.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2
许讲真.《歌唱艺术语言》.大连出版社,1992年出版.
共引文献
38
1
兰晓薇.
1984~2005年民族音乐中的润腔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57-159.
被引量:5
2
李源.
中国民族声乐语言韵味美的多维探析[J]
.大家,2011(18):18-19.
被引量:1
3
樊祖荫,赵晓楠.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四)[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96-102.
被引量:3
4
卫晓琼.
浅谈把地方民歌演唱风格引入民族声乐教学[J]
.艺术教育,2006(3):52-52.
被引量:3
5
徐敦广,王志华.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39-145.
被引量:14
6
吴海清.
情感表现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性[J]
.黄河之声,2006,0(10):104-105.
被引量:4
7
张建国.
融时代激情 抒传统韵味--谈艺术歌曲《别姬》的审美意境与润腔特色[J]
.人民音乐,2009(3):36-39.
被引量:3
8
胡晓.
浅谈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
.歌海,2009(3):36-37.
被引量:2
9
张艳.
独具魅力的民族声乐语言[J]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2009(7):54-55.
10
苏义力.
民族声乐欣赏的审美特征[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1):232-233.
同被引文献
18
1
马骊骊.
关于中国民歌“三度创作”的思考——以山东民歌《包楞调》为例[J]
.黄河之声,2010,0(12):32-33.
被引量:1
2
杨瑞庆.
对民歌中上下句对应结构的再认识[J]
.音乐探索,2001(4):32-35.
被引量:3
3
何东权.
谈在歌曲演唱中如何做到字正腔圆[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34.
被引量:1
4
刘凤扬,田园.
《神州音韵》教案设计——欣赏《包楞调》《沂蒙山小调》《孟姜女》[J]
.音乐天地,2012(8):25-27.
被引量:2
5
江冬梅.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布依族民歌[J]
.电影评介,2012(17):94-95.
被引量:2
6
韦家燕.
布依族民歌的传统形态及分类、音乐特点、风格分析[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91-96.
被引量:7
7
张雁.
《包楞调》的历史渊源及发展传承探究[J]
.音乐创作,2013(4):142-143.
被引量:2
8
陈瞳.
山东民歌《包楞调》浅析[J]
.大舞台,2013(11):41-42.
被引量:4
9
王琼英.
布依族民歌的教育功能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J]
.中国民族教育,2014(7):72-74.
被引量:3
10
黄英.
论衬词在民歌中的表现作用[J]
.才智,2010,0(25):186-18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唐浩.
浅析山东民歌《包楞调》[J]
.戏剧之家,2017(6):71-72.
被引量:1
2
王小桃.
“民族新唱法”在花腔民歌《包楞调》中的应用[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2):84-86.
被引量:1
3
邓婉婷.
歌唱中的自然——以山东民歌《包楞调》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2019(4):133-134.
4
宋志超.
山东民歌《包楞调》的演唱风格探究[J]
.当代音乐,2020(8):77-78.
5
黄宇舟.
歌曲《咕噜山歌》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5):64-67.
6
袁冬.
贵州布依族民歌的美学意义浅析[J]
.戏剧之家,2022(19):78-8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宋志超.
山东民歌《包楞调》的演唱风格探究[J]
.当代音乐,2020(8):77-78.
2
朱嘉迪.
关于贵州布依族的民歌艺术特色的思考[J]
.戏剧之家,2024(15):95-97.
1
张雁.
再谈《包楞调》[J]
.青年文学家,2011,0(1X):106-107.
2
陈瞳.
山东民歌《包楞调》浅析[J]
.大舞台,2013(11):41-42.
被引量:4
3
赵静.
《包楞调》的音乐发展手法特点[J]
.戏文,2005(3):95-97.
4
马骊骊.
关于中国民歌“三度创作”的思考——以山东民歌《包楞调》为例[J]
.黄河之声,2010,0(12):32-33.
被引量:1
5
张雁.
《包楞调》的历史渊源及发展传承探究[J]
.音乐创作,2013(4):142-143.
被引量:2
6
李采真.
浅谈山东民歌《包楞调》[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3):179-179.
被引量:1
7
李爽霞.
略淡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2(4):15-17.
8
乐海纵横[J]
.家庭影院技术,1998,0(7):70-71.
9
黄洪伟.
传统紫砂壶创作的感受[J]
.艺术时尚,2014,0(10):247-247.
10
杨馨.
浅析古筝曲《溟山》[J]
.音乐时空,2016,0(5):51-52.
被引量: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