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要重点转换那些反映人际关系一般规律、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转换的关键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发展。
作者
骆郁廷
王瑞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党委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价值观
现代转换
创新发展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547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88
参考文献
11
1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4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5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6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139、143、143、144、144、145、383—391、373、373-375、375-377、377-378、381、388、395、151-152、286、286、206-207、154、155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7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8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9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共引文献
3547
1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2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3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4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5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6
顾智明.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7
吴学琴.
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8
李庚香.
法美学是人学[J]
.中州学刊,2004(4):192-196.
被引量:3
9
廖小平,曾祥云.
“代”论[J]
.江海学刊,2004(4):5-12.
被引量:9
10
张文喜.
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对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的批评[J]
.学术月刊,2004,36(7):14-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7
1
左丽丽.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融合的路径及发展趋势[J]
.汉字文化,2021(4):181-182.
被引量:2
2
庞朴.
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J]
.中国社会科学,1986(5):81-98.
被引量:119
3
刘家和.
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一些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37-41.
被引量:28
4
余秋雨.
陌生的公共空间[J]
.炎黄纵横,2012(1):64-64.
被引量:1
5
张利华.
论文化价值观的两重性[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1):96-101.
被引量:7
6
张民省.
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2):119-122.
被引量:27
7
陈小虎.
论师德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9):60-61.
被引量:14
8
鲍伯·杰索普,何子英(译).
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J]
.求是学刊,2007,34(4):28-32.
被引量:38
9
廖志丹,杨云良.
论儒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启示[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2):80-81.
被引量:8
10
夏新.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先进性及现代演进[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15-1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2
1
程美.
加强文化建设 助力现代社会治理[J]
.传承,2015(12):108-111.
2
li li,liu yanzi(译).
Traditional Literature'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Schools[J]
.学术界,2016(2):257-262.
3
Li Yunxuan,Ma Zongbao.
Brand New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Cultural School in the Macro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J]
.学术界,2016(6):263-267.
4
朱尉.
高校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现代意识与职业能力[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140-143.
被引量:20
5
Wang Chunyang.
Prominent Manifestations of National Thoughts i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J]
.学术界,2016(7):257-262.
6
郭淼,缑文恩.
“德”之传统意蕴及现代转换[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6):84-87.
7
王莉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J]
.芒种(下半月),2017,0(5):35-36.
被引量:1
8
孙国栋.
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关系的研究述评[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4):1-4.
被引量:2
9
邵茜,李芳.
“双创”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2):7-9.
被引量:16
10
刘予东.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18,0(21):91-9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88
1
杨宇.
论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优秀传统文化[J]
.作家天地,2021(3):14-15.
2
鞠峰,庞立伟,郑明伟.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探[J]
.作家天地,2020,0(9):90-91.
3
黄述利.
高校辅导员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0(1):58-60.
被引量:1
4
姚金雨.
试析新时期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5):100-101.
被引量:1
5
徐晓荃.
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分析[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6):25-27.
被引量:2
6
杨荣斌.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探索——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
.民族论坛,2023(4):71-78.
7
景琛茜.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J]
.汉字文化,2023(12):58-60.
被引量:2
8
马丽娜,杨萍(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与适用[J]
.汉字文化,2022(15):162-164.
9
郑艳芳,刘韵.
《弟子规》在公安教育中的德育路径探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35):206-208.
被引量:1
10
戢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现代意识与工作路径研究[J]
.文教资料,2017,0(1):117-118.
被引量:3
1
高清文.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重塑中华民族精神[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58-59.
2
汪萌.
浅析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商情,2011(43):156-156.
被引量:1
3
马建华.
中华民族复兴与传统文化“回归”——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新亮点[J]
.福建艺术,2007(5):34-35.
4
荣玉巧,朱翠萍.
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J]
.大庆社会科学,2011(4):9-11.
5
刘震坤.
试论新方志体现地方特色的方法[J]
.广东史志.视窗,2008(1):26-27.
6
汤恩佳.
儒学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文化研究,2000(3):17-21.
被引量:1
7
赵可铭.
始终高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火炬[J]
.精神文明导刊,2005(11):31-31.
8
任光霞.
浅谈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2):162-162.
9
陶永慧.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J]
.理论研究,2005(6):62-63.
10
山东省史志博物馆建设即将启动[J]
.中国地方志,2008(1):33-33.
江汉论坛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