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圣人为腹不为目”之三重证据解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由于解读理论进路的差异,目前对《老子》第十二章的诠释,主要形成了养生论、人生态度论、艺术否定论和感官审美批判论四类。若将出土文物、文献资料记述和老子整体思想作为三重证据,重新考察"圣人为腹不为目"之说,可以发现感官审美批判更为切近老子的本义。而透过"为腹不为目"对后世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影响,更可清晰地看出老子对"五色""五音"等的批判,是要警惕感官和感性形象对"道"的遮蔽,同时也是要维护审美的神圣性,以避免审美的庸俗化。由此,老子强调了审美的精神性、神圣性和对素朴、自然之大美的追求。
作者 席格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4,共5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老子 五色 五音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 2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王明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 3王弼,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 4李泽厚.关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95.
  • 5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2005.
  • 6严遵. 老子指归译注[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69.
  • 7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8宗白华.美肇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9北京大学哲学系关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1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关学史资料选编(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共引文献7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