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镜子里的匕首——李浩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的若干读法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首先在意的,是李浩的写法。李浩曾谈到“审美的溢出”。他的写作显然是在追求一种对成见、对惯例、对绝对多数的“溢出”。这“溢出”可能是突破,也可能是冒犯;可能是虚飘的蒸汽,也可能是孤立无援的异数、或是势不可挡的巨型野兽。李浩当然不甘于制造水蒸汽,他有自鸣得意的野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写小说,就是要“证明自己还能是野兽”。所以,他干的是“野兽的活儿”,他的写作洋溢着十足的野性。这“野性”为他的小说打上了李浩的标记,《镜子里的父亲》更是明目张胆,将他的标记写成了一种主题,一种风格。
作者 赵月斌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李浩.《父亲,父亲们》,《父亲,镜子和树》,花山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324页.
  • 2李浩(布谷).《封在果壳里的国》,《青年文学》2012年第11期.
  • 3李浩.《我的写作:纸上的生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841c4010002n4.html.
  • 4《父亲,镜子和树》,326页.
  • 5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王永年,陈众议等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36页.
  • 6纳博科夫.《文学讲稿》,李浩,姜文平对话《"作家应当是未知和隐密的勘探者"》,见《父亲,镜子和树》,302页,289页.
  • 7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 8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 9李敬泽.《那年易水河边人——<“河北四侠”集结号>丛书序》,李浩.《父亲,镜子和树》序言第5页.

同被引文献117

  • 1刘大先.《文学的共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18页.
  • 2刘涛的《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
  • 3张丽军的《"当下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
  • 4金理的《青春梦与文学记忆》.
  • 5黄平的《大时代与小时代》.
  • 6曾一果的《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城市想象"》.
  • 7傅逸尘的《英雄话语的涅榘:2l世纪初年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论》.
  • 8刘志荣的《此间因缘》.
  • 9何同彬的《重建青年性》.
  • 10李丹梦的《文学"乡土"的地方精神》.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