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拜物教之“物”的分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拜物教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范畴。物、物化和物象化概念是一组与拜物教密切相关的概念群。拜物教之"物"有两重意蕴:一是物与物的关系掩盖着人与人的关系,人在观念和行为方面认同物的逻辑;二是物与物的关系隐藏的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泛泛之论,而是特指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拜物教之"物"的社会表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人役于物;抽象化、形式化;合理化、算计和效率;流动性。物之解读的意义在于,既看到当今物之时代强调规则、秩序、能力、形式的必然性和进步性,避免简单化的道德批判,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现实超越的长期性。
作者 张有奎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4,共8页 Modern Philosophy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内在关系研究"(12YJA720036) 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本逻辑与中国发展道路基础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3

  • 1《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 2杜章智.《译序》[A]..《历史与阶级意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2页.
  • 3《德意志意识形态》,第276页.
  • 4((1863-1867年经济学手稿》.
  • 5刘森林:《重思“物化”-从Ver-dinglichung与Versachlichung的区分人手》.
  • 6照平子友长:《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方法和辩证法》(载《唯物论》,第8号,1977年11月.
  • 7《(资本论)》.
  • 8[日]平子友长:《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方法和形式规定的辩证法》,载[日]岩崎允胤编:《科学的方法和社会认识》,汐文社1979年版第118页.
  • 9[匈牙利]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新版序言(1967)》,第20页.
  • 10韩立新.对象化与异化是否同一——“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重新解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1):49-59.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516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