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政治与反政治——论阿伦特对霍布斯的理解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当代政治哲学中,霍布斯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不同类型的思想家那里,因而呈现了一幅霍布斯复兴的景象。阿伦特从其极权主义的经历和反思出发,把霍布斯置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中,基于她自身对政治之为一种存在方式的理解,认为他既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家,又是本真意义上的反政治的哲学家。这个判断看似矛盾,却极为敏锐地揭示了经济盛行的社会现代的政治化倾向,也反映了阿伦特重申政治之尊严的匠心所在。
作者 陈高华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6,共6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KS031) 大连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UT13RC〔3〕6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Laura Bazzicalupo, " Hannah Arendt on Hobbes," in Hobbes Studies, Vol. IX - 1996, pp. 51 - 54.
  • 2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 3Hannah Arendt, "Expansion and Philosophy of Power, "Se- wanee Review 54 (1946) ,pp. 606 -616.
  • 4玛格丽特·卡诺凡;《阿伦特政治思想再释》,陈高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页.
  • 5Hannah Arendt,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1, pp. 123 .125.136 .137.137. 137 .147 .150.152,139 .40.139.142.143.147 .137 .137o.
  • 6霍布斯.《利维坦》,第94、96—97、98—109、131、133~136、141—14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7陈建洪.论阿伦特的霍布斯[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82-87. 被引量:1
  • 8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 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pp. 36, 7, 38.
  • 9孔新峰.霍布斯论恐惧:由自然之人走向公民[J].政治思想史,2011,2(1):80-116. 被引量:9
  • 10Liisi Keedus, Liberalism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Proud" : Hannah Arendt and Leo Strauss as Readers of Hobbes, Jour- nal of the History ofldeas, vol. 73, no. 2 (April 2012).

二级参考文献26

  • 1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420-42.
  • 2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 3参川畸修.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M].斯日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 4Peter Hayes. Hobbes's Bourgeois Moderation [ J]. Polity Vol. 31 No. 1 (Autumn1998).
  • 5Annelies Degryse. The Sovereign and the Social: Arendt's Un- derstanding of Hobbes [ J ]. Ethical Perspectives 15 (2008) 2.
  • 6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M].王寅丽,张立立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 7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 8施米特.霍布斯国家理论中的利维坦[M].应星,朱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9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 10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M].刘成富,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