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智能车的后轮双电机差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的C型车模,前轮舵机转向,后轮双电机差速,用电控方式对此车模后轮的双电机进行差速控制,满足Ackermann转向原理,在原差速转向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阿克曼式差速PID公式,也给出一套对差速参数的整定方案,使双电机差速应用简单化,让电动智能汽车转向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作者
刘刚
机构地区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制作》
2015年第7期88-89,共2页
Practical Electronics
关键词
双电机驱动
智能车
阿克曼式差速PID
电子差速
分类号
U463.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刘宗锋.
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自调节功能分析研究[J]
.微电机,2008,41(9):74-77.
被引量:9
2
史彬,牛岳鹏,郭勇.
智能车模双电机差速控制的可行性研究[J]
.电子产品世界,2012,19(8):50-52.
被引量:8
3
郭栋,李朝富.
电动舵机模糊PD-常规PID复合控制器设计[J]
.科技风,2009(14):248-249.
被引量:3
4
李科浇,赫玉莹,范恒超.
后轮双电机差速与前轮转向协调控制在智能车模上的应用[J]
.科学与财富,2014(4):46-4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姜明国,陆波.
阿克曼原理与矩形化转向梯形设计[J]
.汽车技术,1994(5):16-19.
被引量:38
2
李巍,张承宁.
电驱动车辆双电机协调控制研究[J]
.车辆与动力技术,2005(2):13-16.
被引量:12
3
葛英辉,倪光正.
新型电动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9(12):1973-1978.
被引量:57
4
陈勇,张建荣,张大明.
电动轮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10):169-171.
被引量:37
5
邓召文,张福兴.
基于转向半径的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析[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45(1):23-26.
被引量:10
6
王玲珑,黄妙华.
轮毂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
.汽车电器,2007(3):7-10.
被引量:8
7
张琛.直流无刷电动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
徐寅.双电机后轮驱动汽车及电子差速系统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1(6):10-11.
9
李宁;陈桂.到运动控制系统.,2004.
10
梁晓庚;王伯荣;余志峰;王锡泉.蛊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2006.
共引文献
20
1
杨艳新.
基于集成电路TL494的舵机控制器设计[J]
.科技风,2010(3).
2
袁仪,陈世元,刘耀阁.
电动汽车电子转弯差速的解决方案综述[J]
.上海汽车,2009(3):2-5.
被引量:11
3
王智晶,周波.
电动四轮转向汽车电子差速问题研究[J]
.北京汽车,2010(3):11-14.
被引量:9
4
高拓宇,王险峰,陈卫兵.
基于DSP2407的电动汽车电子差速问题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9):107-107.
被引量:1
5
闵红.
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电子差速技术[J]
.汽车工程师,2011(12):28-30.
被引量:2
6
闵红.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加速过程的建模与动态仿真[J]
.轻型汽车技术,2012(1):10-13.
7
史彬,牛岳鹏,郭勇.
智能车模双电机差速控制的可行性研究[J]
.电子产品世界,2012,19(8):50-52.
被引量:8
8
刘宗锋,吕依颖,缑亚楠,闵红.
基于相对目标滑转率控制的电子差速技术研究[J]
.电源技术,2013,37(8):1457-1459.
被引量:1
9
蔡奕松,刘海刚,项华珍,戴锦盛,黄庆磊.
基于三次函数的电磁导航智能小车设计[J]
.电子科技,2015,28(7):48-50.
被引量:1
10
周润发,杨琦,汪元礼,李丹,卫军帅.
基于阿克曼原理的舵机与差速电机协同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4):14-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史彬,牛岳鹏,郭勇.
智能车模双电机差速控制的可行性研究[J]
.电子产品世界,2012,19(8):50-52.
被引量:8
2
陈东,徐寅,梁华军.
双电机后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的研究[J]
.汽车工程,2013,35(1):46-50.
被引量:22
3
陈孟元,孙书诚,王虎.
基于图像识别的寻迹智能车设计[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27(3):80-84.
被引量:17
4
刘宗锋,吕依颖,缑亚楠,闵红.
基于相对目标滑转率控制的电子差速技术研究[J]
.电源技术,2013,37(8):1457-1459.
被引量:1
5
张亮修,杨家颖,吴光强.
考虑侧倾的半主动悬架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集成控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3):402-410.
被引量:14
6
章敏敏,徐和平,王晓洁,周梦昀,洪淑月.
谷歌TensorFlow机器学习框架及应用[J]
.微型机与应用,2017,36(10):58-60.
被引量:73
7
郑挥,郭唐仪,王建博,朱周.
自然背景下交通标志牌的检测方法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2017,14(3):79-81.
被引量:2
8
周润发,杨琦,汪元礼,李丹,卫军帅.
基于阿克曼原理的舵机与差速电机协同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4):14-15.
被引量:2
9
孙洪萍.
图像识别——交通标志的检测与识别[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8(11):130-131.
被引量:2
10
梅珂琪,马莉,丁世宏,刘陆.
滑动变量受限情况下的二阶滑模控制设计[J]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8,35(3):414-42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曾啸川,邓红卫,莫岚淋,陈一楠,贺迪.
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自动驾驶小车的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7):131-134.
被引量:7
2
华星淇,何锋.
基于二阶滑模算法的双电机后驱车辆差速系统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9):115-1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楚朋志,许博,肖雄子彦,赵伟明,薛万坤.
基于华为云ModelArts及HiLens自动驾驶实验平台的设计[J]
.传动技术,2022,36(2):38-41.
2
王恒涛.
基于TensorFlow、Keras与OpenCV的图像识别集成系统[J]
.电子测试,2020,31(24):53-54.
被引量:14
3
黄宁霞,张荣芬,刘宇红.
改进深度学习框架Faster RCNN的人行道障碍物目标检测[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21,37(2):7-12.
被引量:11
4
张永飞,裴悦琨,姜艳超,魏冉,周品志.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樱桃分级检测[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4):138-144.
被引量:3
5
贾书凝.
基于二阶滑模算法的船舶航向控制[J]
.中国科技投资,2022(14):104-106.
6
郑宗生,傅泽平,刘敏,胡晨雨,卢鹏,姜晓轶.
改进残差网络及时序气象卫星云图的台风等级分类研究[J]
.测绘工程,2023,32(6):10-16.
被引量:1
7
张享.
开源软件在汽车各域功能的落地探索[J]
.汽车实用技术,2024,49(5):41-46.
8
陈恒星,刘一鸣.
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动驾驶联合训练方法[J]
.机电工程技术,2024,53(3):131-135.
1
肖寿高.
双电机驱动低速纯电动汽车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2017,14(1):30-32.
被引量:3
2
丰田i-Road陀螺仪电动三轮车[J]
.摩托车技术,2016(5):86-86.
3
崔国杰.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应用及发展[J]
.汽车零部件,2013(4):90-92.
被引量:4
4
王迅.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技术现状与发展[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22(3):21-24.
被引量:14
5
王秋生.
主从控制方式在门座起重机上的应用[J]
.港口装卸,2009(2):35-36.
被引量:2
6
董铸荣,贺萍,朱小春.
基于Ackermann模型的轮毂电机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转向控制研究[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26-29.
被引量:6
7
马朝鲜,程永龙,王守习,唐冬冬,周雄.
双电机驱动搅拌器功率循环问题研究[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33(2):100-102.
被引量:1
8
董铸荣,贺萍,梁松峰,邱浩.
基于再生制动的四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差速转向控制研究[J]
.汽车技术,2013(5):18-21.
被引量:4
9
钱立军,赵韩,高立新.
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1):14-18.
被引量:25
10
胡明一.
双电机分别驱动型转运台车设计简介[J]
.客车技术,1990(2):31-35.
电子制作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