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牙列末端游离缺失,由于其牙齿缺失部位的特殊性,一直是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一个难题[1]对于此类缺失,除了常规的可摘固定桥外方法外,还有牙种植体(桥)的修复。20世纪60年代,瑞典学者Branemark教授发现,金属钛与骨组织的表面微观结构之间能紧密结合形成“骨整合”,此后骨整合这一理论奠定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达到骨整合的种植体成功率也逐渐升高,种植义齿正式在临床中逐步开展起来。目前临床上使用种植体修复多个后牙游离缺失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种植单冠、种植联冠、种植体一天然牙联合固定桥和种植固定桥。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有可能出现部分牙槽骨严重吸收、骨量不足的情况,导致缺失区种植体数与缺牙数不统一,因此种植体单端桥设计成为临床上的一种选择方案[2]。Becker:CM[3]等对植入36位患者口内的60个ITI种植单端桥进行10年的追踪观察,未发现种植体折断、修复体折裂、种植体周边支持骨组织的骨吸收现象,但单端固定桥虽然在临床应用已久,但仍有一定的争议,因为游离端的义齿远中无基牙的支持,在承受牙合力时其应力分布非常复杂,使应力分布不均匀,导致基牙创伤和松动,义齿的功能和临床修复效果受到影响,目前有不少文献对后牙单端种植桥进行研究,但针对生物力学方面研究较多,临床一些指标的随访较少,本文则通过后牙单端种植桥的临床相关指标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单端种植桥的随访,以此来丰富研究内容。
出处
《新疆医学》
2015年第4期508-510,共3页
Xinjiang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