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10年来,译者主体性已成为国内译界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在无尽张扬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在主体性的概念定性、表现形式、制约因素等方面研究都存在着一些误区。鲁迅的"硬译",与当时国内主流"意译"的翻译诗学以及意识形态背道而驰,与译界眼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创造性叛逆"亦似乎相去甚远。纵观鲁迅的翻译活动,他宁愿以牺牲译文可读性为代价而坚守"硬译"的阵地,无论是在译语语言风格的选择,或是在目标读者群体的选择以及文化态度方面,无不彰显着他强烈的主体意识。探讨译者主体性时不能将其模式化,而应结合特定历史环境,明确译者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做出正确的评价。
出处
《天中学刊》
2015年第4期114-117,共4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基金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年度项目(B13YY05)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望道青年学者激励项目"(团队项目)(RWWD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