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主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是我国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目标指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民主道路探索到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新路,从政治协商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确立,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制化"到"法治化"的演进,展现了螺旋式上升的理论逻辑。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向。
作者 李照修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1-218,共8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党的纯洁性建设视阈下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BDJ0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2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 6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2.
  • 7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 8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庄福龄.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J].南京社会科学,1996,(10):杨河.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2002,(9).
  •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3,374.
  •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二级参考文献27

  • 1James S.Fishkin,劳洁.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22-31. 被引量:30
  • 2[美]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摘要)》,北京.《人民日报》,2006年3月2日.
  •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1.html,2012年11月8日.
  • 5《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06/contenL2300915.htm.
  •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en,/test/2005—05/25/content-18182-htm.
  • 7[英]J.R.波尔著,张聚国译.美国平等的历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序言):1.
  • 8[美]塞拉·本哈比主编,黄湘怀等译.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4.
  • 9Amy Gutaman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 tive democracy? [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48.
  • 10Stephen Macedo. Diversity and Distrust [M], Cam- 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2-3.

共引文献4717

同被引文献4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