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是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在简要阐述城镇化与信息化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作者
刘逸群
张春玲
机构地区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13期47-48,共2页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基金
2013年河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统筹‘四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13456115D)
关键词
信息化
城镇化
互动关系
分类号
F29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卢文超.
信息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3(6):44-45.
被引量:4
2
朱艳萍.
河南省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13(8S):36-37.
被引量:3
3
乐波.
小城镇与农村信息服务供给[J]
.湖北社会科学,2012(7):69-71.
被引量:2
4
连季婷,王雅莉.
中国新型城镇化应走多元化发展模式[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4):122-123.
被引量:2
5
孙梦艳,黄景章.
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作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各省份的调查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4(2):37-3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晓鸥(校对).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2006,41(6):4-15.
被引量:379
2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
D.Easten.The Political System:A Inquiry into the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M].N.Y.:Knopf,1953.
4
[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M].展明辉,张金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美]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论文集[M].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中国广播网.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EB/OL].http://cn/o/2013-11-12/193428691310.shtml.
7
王文生."中央1号文件”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研读[J]中国农业科技,2010(07).
8
夏春萍,路万忠.
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
.经济纵横,2010(8):61-63.
被引量:41
9
冯雷.
从城乡割裂到城乡融合 从分割发展到统筹发展——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
.广东经济,2010(9):50-54.
被引量:3
10
陈锡文.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J]
.中国报道,2011(4):65-65.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7
1
宋艳萍.
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11):110-113.
被引量:7
2
司先秀,吕廷杰.
我国信息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期互动关系分析[J]
.系统科学学报,2018,26(4):118-123.
被引量:6
3
陈兴平,胡雨静.
陕南农村信息服务供需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5(1):138-140.
被引量:4
4
杨丽琴,刘海兵,白永前.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以宁夏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16(4):65-67.
被引量:1
5
侯凯誉.
信息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
.经营与管理,2016(12):144-147.
被引量:3
6
唐学琼,雷德.
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2017,38(2):77-80.
被引量:4
7
李雄.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 发展研究综述——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J]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2019,5(4):38-48.
同被引文献
53
1
宋艳萍.
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11):110-113.
被引量:7
2
葛伟民.
再论城市信息化[J]
.网络与信息,2005,19(1):26-28.
被引量:1
3
陈来,阮明烽.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4(11):51-53.
被引量:1
4
李林.
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J]
.上海经济研究,2008,20(6):90-95.
被引量:27
5
刘海二,刘利红,易新福.
信息化时代农村金融的困境与出路:手机银行[J]
.西南金融,2013(2):73-76.
被引量:18
6
郑子龙.
我国信息化对城镇化的非线性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的经验分析[J]
.财政研究,2013,29(8):48-51.
被引量:17
7
郭少华.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民现代化实现路径探析[J]
.中州学刊,2014(4):78-81.
被引量:9
8
陈明星,隋昱文,郭莎莎.
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十九大”后发展的新态势[J]
.地理研究,2019,38(1):181-192.
被引量:80
9
汪丽,李九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西北省会城市化质量评价及其动力机制[J]
.经济地理,2014,34(12):55-61.
被引量:48
10
姚鹏,孙久文.
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收入空间效应——基于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经验数据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35(2):101-11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周滔,林汉玉.
信息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104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31(11):2369-2381.
被引量:6
2
王妍,徐勤贤.
信息化对城镇化的贡献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6(3Z):6-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郭玲霞,刘宇峰,封建民,贺珊.
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45(4):781-795.
被引量:8
2
程慧,方美兰.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7(3):83-96.
被引量:4
3
詹再凤,苏维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2024,44(4):140-145.
4
田雨佳,胡晴晴,吉小东.
河北省市域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23,38(4):78-85.
被引量:1
5
黄琳,黄煜琪,黄东斌.
创业型经济流通约束缓解效应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24(11):122-125.
6
丁仁船,邬登辉.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耦合协调演化[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4):19-29.
1
季红颖,侯明.
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J]
.情报科学,2016,34(10):114-116.
被引量:6
2
姜爱林.
论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
.重庆经济,2002(9):8-12.
被引量:1
3
姜爱林.
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J]
.宁夏党校学报,2003,5(1):55-58.
被引量:3
4
焦晓云.
新型城镇化与其他“三化”的关系[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21):35-37.
被引量:2
5
姜爱林.
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战略选择[J]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19(2):5-9.
被引量:2
6
姜爱林.
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研究[J]
.经济学动态,2004(8):67-69.
被引量:15
7
姜爱林.
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初探[J]
.现代管理科学,2004(6):10-12.
被引量:7
8
刘密霞,丁艺.
可持续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188-192.
被引量:8
9
单松,朱荣军.
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协同发展分析——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
.时代农机,2016,43(1):102-103.
10
姜爱林.
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六大对策[J]
.城郊发展,2003(2):41-43.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