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塔山矿软岩底板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国投塔山矿10205工作面底板底鼓变形迅速(掘进后45 d达到270 mm),严重影响巷道的运料行人和质量标准化,通过对引起底鼓因素分析,并结合FLAC数值模拟和现场矿压监测,对软岩巷道全断面锚杆支护方案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全断面锚杆支护能减小围岩塑性区范围,有效控制巷道底鼓变形,保证巷道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
作者
高林生
孙凯
机构地区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徐州矿务集团张双楼煤矿
出处
《煤》
2015年第6期40-43,共4页
Coal
关键词
软岩
底鼓
数值模拟
全断面锚杆支护
分类号
TD327.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郭志飚,李国峰.
兴安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底臌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J]
.煤炭工程,2009,41(2):66-69.
被引量:19
2
高俊峰,宋彦波.
预应力注浆锚索技术在软岩巷道底臌治理中的应用[J]
.煤矿安全,2008,39(12):57-60.
被引量:14
3
乔卫国,孟庆彬,林登阁,门燕青,魏烈昌.
深部软岩巷道锚注联合支护技术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31(1):22-27.
被引量:50
4
秦秀山,梁飞林.
金竹山矿区软岩掘进中注浆技术的应用[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0,62(6):6-8.
被引量:5
5
康志强,贾玉波,张艳博.
基于FLAC^(3D)的节理岩体巷道锚注加固数值模拟[J]
.金属矿山,2013,42(4):61-6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孙小明,武雄,何满潮,段庆伟.
强膨胀性软岩的判别与分级标准[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128-132.
被引量:67
2
周宏伟,谢和平,左建平.
深部高地应力下岩石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
.力学进展,2005,35(1):91-99.
被引量:425
3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姜耀东.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03-2813.
被引量:2100
4
何满潮.
深部的概念体系及工程评价指标[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54-2858.
被引量:282
5
王连国,李明远,王学知.
深部高应力极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89-2893.
被引量:254
6
王鲁明,赵坚,万德连.
巷道裂隙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J]
.岩土力学,2005,26(10):1565-1569.
被引量:18
7
孙晓明,何满潮,杨晓杰.
深部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非线性设计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2006,27(7):1061-1065.
被引量:152
8
葛修润 刘建武.加锚节理面抗剪性能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88,10(1):8-19.
9
宋彦波.有机高水材料注浆堵水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5 .
10
V. K. Singh, D. Singh, T. N. Singh. Prediction of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me schistose rocks from petrographic propertie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 2001, (38) : 269 - 284.
共引文献
84
1
袁文生,姬长兴,房万伟.
九种模式下注浆锚索的连锁管理与关键技术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S02):34-39.
被引量:1
2
赵宝峰,马莲净,王清虎,曹海东,李盼盼.
强富水弱胶结含水层下巷道掘进防治水技术[J]
.煤炭工程,2020,52(1):44-48.
被引量:19
3
景海河,申元.
鹤壁五矿深部软岩交岔点研究与应用[J]
.隧道建设,2011,31(S1):331-333.
4
杨本生,刘超,赵明洲,洛锋.
锚梁网索+中空注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J]
.煤炭工程,2009,41(12):38-40.
被引量:8
5
李国峰,李占金,唐强达.
鹤煤五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J]
.煤炭工程,2010,42(1):60-63.
被引量:5
6
张士同,张庆和.
高地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实践[J]
.煤炭工程,2010,42(4):32-34.
被引量:10
7
言志信,张森,张学东,曹小红.
预应力锚索锚固效应影响因素的数值仿真试验[J]
.煤炭工程,2010,42(5):40-43.
8
解子文.
煤矿软岩巷道底臌的防治措施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1):114-114.
被引量:1
9
卢学锋,张红军,钱自卫.
松软煤帮巷道支护方案的比较分析[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38(3):45-47.
被引量:16
10
秦秀山,陈何,罗先伟,周炳任.
锚注技术在破碎矿柱加固中的应用[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63(6):40-4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何满朝,孙晓明.中国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孟庆彬,乔卫国,林登阁,门燕青.
彭庄煤矿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及数值模拟研究[J]
.煤炭工程,2011,43(2):68-70.
被引量:7
3
刘耀明,秦江艳,王剑峰,张智山.
察哈素煤矿巷道底鼓测试及治理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2014,46(2):34-36.
被引量:4
4
邹永德,言仁玉.
深部软岩硐室反拱形底板锚杆和浇灌底鼓控制技术的探索与应用[J]
.煤矿开采,2014,19(3):90-92.
被引量:2
5
徐佑林,张辉.
煤矿巷道底板锚固钻孔钻具的研制与应用[J]
.中国煤炭,2018,44(5):71-73.
被引量:3
6
段泽瑞.
伊田矿1101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支护设计[J]
.中国矿山工程,2019,48(5):27-29.
被引量:5
7
贾瑞荣,孔壮.
回坡底煤矿工作面运输巷复合型底鼓机理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20,42(1):159-164.
被引量:3
8
李晨旭.
软岩巷道底鼓预测及支护对策研究[J]
.煤炭科技,2021,42(1):24-27.
被引量:5
9
靳冬冬.
软岩巷道采掘安全管理技术研究[J]
.中国矿山工程,2021,50(2):66-68.
被引量:14
10
刘文龙.
晋华宫矿12号层301扩区回风巷泥质胶结围岩控制技术[J]
.煤矿现代化,2021,30(3):4-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籍志强.
大断面破碎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
.煤,2015,24(11):48-50.
被引量:2
2
曹路.
软岩巷道底板底鼓控制技术研究[J]
.山西冶金,2022,45(2):302-303.
3
申瑞.
煤矿巷道底鼓的机械化治理及实践应用探讨[J]
.矿业装备,2023(11):120-12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健,艾德春,魏中举.
六盘水矿区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2016,35(5):42-44.
被引量:4
2
荆向明.
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
.煤,2017,26(3):75-76.
被引量:2
1
关智平.
大佛寺煤矿中央辅运大巷软底底臌控制对策[J]
.陕西煤炭,2009,28(4):62-63.
被引量:1
2
吕强.
近距煤层群开采软岩巷道底鼓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2016,35(10):94-97.
被引量:2
3
杜永生.
软岩底板支护技术的改进[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4):89-89.
4
杨建辉,杨万斌.
轻放工作面开切眼掘进与支护技术实践[J]
.煤炭科学技术,2001,29(7):3-5.
被引量:3
5
李江.
坚硬顶板下特厚煤层沿空巷道锚杆支护方案的确定[J]
.中国科技信息,2013(16):64-64.
6
陈俊成,于展绅.
利用松动圈进行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改革[J]
.山东煤炭科技,2000(4):30-30.
被引量:5
7
陈文俊,陈科.
高应力软岩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2010,29(4):70-72.
被引量:3
8
朱德明,谷运海,黄书翔,马仕华,连书杰.
薄煤层软岩底板极破碎顶板条件下高档普采支护的改革[J]
.煤矿安全,1991(8):17-21.
9
李兆祥.
薄煤层软岩底板及破碎顶板条件下高档普采支护的改革[J]
.山东煤炭科技,1994,12(4):23-24.
10
王敏杰.
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布置方式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2013,31(2):144-145.
煤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