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王夫之“诗道性情”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形成基础、学说内涵来对王夫之的“诗道性情”说进行论析,明确该学说中“性”与“情”之内涵及其辩证统一的关系,并探究该学说对“诗言志”与“诗缘情”两大关于中国古典诗歌本质的经典文论的发展,进而得出这一学说的进步意义.
作者
俸洁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出处
《俪人(教师)》
2015年第15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王夫之
诗道性情
理性本质
感性本质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周朔.
先秦“诗言志”观念的孕育与完型[J]
.中国文学研究,2010(2):35-38.
被引量:4
2
王筑民,陈全明.
“诗言志”与“诗缘情”——古文论笔札之三[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7-3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徐正英.
“诗言志”复议[J]
.中州学刊,1999(6):108-113.
被引量:8
2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3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75.
4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51.
5
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6
1
李爱娟.
道德塑造:“诗言志”说的文化功能发微[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4):93-96.
2
刘杰.
浅论先秦时期“诗言志”的流变[J]
.北方文学(中),2016,0(1):113-113.
3
张建国.
简论“诗言志”与“诗缘情”[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0(6):1-3.
被引量:1
4
张冰洋.
试论先秦文学中“诗言志”的流变[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9):50-51.
5
姬志海.
传记考论与诗学研究的双重建构[J]
.社会科学动态,2018(11):19-24.
6
夏德靠.
“诗言志”观念生成及其嬗变[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4(1):59-70.
1
傅玉堂.
看看林中的雪[J]
.新疆林业,2013(6).
2
松下忠,乔力.
袁枚的性灵说[J]
.武陵学刊,1995,30(2):50-53.
被引量:3
3
敖运梅.
以诗为史:清初浙东地域诗歌创作的群体特征[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26(6):17-21.
4
张敏杰.
黄宗羲诗学中的“情”、“性”之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2):48-53.
被引量:4
5
王佑夫.
清代满族诗学的主要贡献[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3):94-97.
被引量:3
6
鲁云华.
从《宋书》观照刘宋文学批评理论[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2):19-21.
7
陶水平.
王夫之诗学“声情”论析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3):3-8.
被引量:2
8
马育良.
“根据个人心性而推演出人文繁变”——以船山性情论及其“兴观群怨”新说为例[J]
.中国哲学史,2009(2):93-102.
被引量:3
9
王莹雪.
冯梦龙“性情说”对“三言”婚恋观的影响[J]
.文学教育,2016(7):48-50.
10
贾文昭.
黄生《诗麈》述评[J]
.江淮论坛,1995(4):100-106.
被引量:1
俪人(教师)
2015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