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药疹1例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患者,男,1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部不适2d就诊。偶有排尿困难,尿量无异常,尿色淡黄,稍混浊,无结晶体,有异味,无尿潴留及尿失禁等。偶有下腹部疼痛,无放射痛。无咽炎、高血压、水肿、出血等。查体示体温:37.6℃,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腹壁无紧张,尿道口无红肿、分泌物及溃疡。诊断为下尿路感染。给予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100ml∶0.2g)静脉滴注,滴注速度30滴/分。输液约10min后,患者诉右臂(输液侧臂)皮肤发痒,随即减慢输液速度至20滴/分,患者瘙痒症状无缓解,约5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停止输液。查体示 T 37.7℃, P 96次/分, R 19次/分, BP 126/78mm Hg;患者躯干部出现较多斑疹,米粒大小,呈鲜红色。立即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8mg,液体更换为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维生素C注射液4ml(2ml∶0.5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ml(1ml∶5mg),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10ml∶1g)静脉滴注。约50min后,患者瘙痒症状稍减轻,2h 后症状基本缓解。再次查体示 T 37.6℃,P 90次/分,R 18次/分,BP 126/70mm Hg;患者躯干部斑疹未见增多,形态、颜色同上。继续观察并行对症治疗。其抗菌谱与诺氟沙星相似,对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链球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等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90)为0.008~2μg/ml,显著优于其他同类药物及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耐β-内酰胺类或耐庆大霉素的病菌也常有效[1]。其优越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抗菌谱,使之成为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之一,在抗菌治疗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该药物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在相关医学期刊中对其副作用的报道,主要是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环丙沙星引起的药疹也很少见到,主要表现为呈鲜红色、米粒大小的斑疹,伴有瘙痒[2]。这方面的不良反应不常出现,往往不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由于不同个体对同一过敏源的反应程度不同,所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6期55-55,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5

共引文献423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