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常曰明”——探析《老子》中“明”的意涵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老子》言"明"凡12次,对"明"的使用有一定规律,值得展开研究。关注"明"的使用语境,亦即,老子是在讨论什么问题时引入"明"的。在对语境的综合性解读基础上,探析"明"的具体意涵。发现《老子》关于"明"的两种讨论方向,分别蕴藏于对"知常曰明"的两次运用中。从"知常曰明"切入,联系《老子》其他章节对"明"的讨论,分析"明"的意涵。
作者
陈建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7-41,共5页
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关键词
明
知常
无为
反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7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楼宇烈先生《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7页).
2
[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2页.
4
王博.
权力的自我节制:对老子哲学的一种解读[J]
.哲学研究,2010(6):45-55.
被引量:66
5
[魏]王弼,注.模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
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7
[德]瓦格纳.王弼《老子》注研究[M].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8
郭庆藩.庄子集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4:956.
9
王利器.文子疏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0:13.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王弼.《老子注》[M].,..
2
《管子·心术上》.
3
楼宇烈.2008年.《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
4
陈荣捷.2009年.《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胡适.1958年.《中国古代哲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
6
刘笑敢.2007年.《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
罗素.2008年.《权力论》,商务印书馆.
8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200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
9
严复.1965年.《老子道德经评点》,载《无求备斋老子集成》续编,台湾艺文印书馆.
10
.《论语·颜渊》[M].,..
共引文献
157
1
曾维加,张达玮.
感性存在视域下的老子“身道”思想[J]
.老子学刊,2021(2):3-12.
2
刘泽.
先秦儒道圣王模式的建构与分野[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0(1):41-46.
3
欧阳资沛,杨玉辉.
从“无为而治”到“上德不德”:老子政治哲学解读[J]
.社会科学家,2020(9):22-26.
被引量:3
4
刘学智.
“以德报怨”儒、道辨——兼论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3):5-12.
被引量:7
5
刘永明.
《老子中经》形成于汉代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4):60-66.
被引量:19
6
徐辉.
追思自然——论环境美学的根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6):61-67.
被引量:3
7
万毅.
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南北朝末期道教的“三一”新论[J]
.敦煌研究,2007(2):93-98.
8
林贵长.
论勇德[J]
.齐鲁学刊,2007(1):28-31.
被引量:15
9
谢清果.
道家对科技异化的思考及救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6):99-104.
被引量:5
10
周晓露.
道家与刘邦集团的军事艺术[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3):59-62.
同被引文献
2
1
夏文强.
论孔子的德治思想[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1):9-12.
被引量:2
2
张磊.
孔子、庄子哲学中“命”之异同[J]
.怀化学院学报,2017,36(7):76-8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磊.
老子“神明”思想研究——兼论孔子、孙子之“神明观念”[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39(8):10-17.
1
王华平.
理由的多副面孔[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38-145.
2
张秋燕.
老子的道与万物的生成关系[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43-345.
3
林艳.
《论语》中“仁”的计量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8):45-47.
4
郭贵春.
语境的边界及其意义[J]
.哲学研究,2009(2):94-100.
被引量:24
5
冯书生.
成熟形态的德性正义论——亚里士多德论公正及其对柏拉图的继承与超越[J]
.天府新论,2011(3):31-36.
被引量:2
6
朱耀平.
唐奈兰的限定摹状词理论对“语境”原则的贯彻[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12-16.
被引量:1
7
毋东花,孙莉.
浅探现代名称指称理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9.
8
马新宇.
虚无之为主义——“虚无主义”概念使用模式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2015(5):27-34.
被引量:3
9
徐强.
从“整体式”视角对《哲学研究》第43节的四个疑问进行解答[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81-188.
被引量:1
10
王敬华,于美玲.
国内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15.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