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陆碰撞、高原生长和气候演化--2014年Crafoord奖获得者Peter Molnar教授成就解读 被引量:2

Continental collisi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growth and climate evolu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ofessor Peter Molnar's scientific contribution(in Chines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4年Crafoord奖授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Peter Molnar教授,以表彰他"对于理解全球大地构造、特别是大陆变形和造山带的结构和演化,以及构造运动对海洋-大气环流和气候影响方面的开创性贡献"。Molnar教授及其合作者最早发现了青藏高原大型走滑断层和亚洲内部的非刚性变形,提出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控制亚洲新生代构造格架的新认识,并从遥感解译、地震波速变化和地震断层面解等提供了证据;他们还利用弹塑性变形的滑线场理论解释构造变形的空间分布和动力来源,揭示了岩石圈增厚和大陆逃逸共同存在的事实,为主导青藏高原30年研究的两大动力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Molnar教授认为,印度次大陆的岩石圈俯冲到亚洲地幔并对流剥离(拆沉)是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生长的动力机制;青藏高原在15~10 Ma已经达到了最大高度并开始垮塌和向外生长。海峡关闭使大洋环流改变控制了非洲干旱气候等。最近,他提出由于赤道太平洋西部陆地生长,改变了下垫面条件和沃克环流以及东风带的位置及强度,形成了拉尼娜大气环流形式,进而使高纬度地区第四纪冰川发育。Molnar教授的研究工作促进了我们对新生代全球构造运动、地震发生机理和气候演化及其关系的认识;他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对我们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0-779,共10页 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138,41321062)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二级参考文献548

共引文献2047

同被引文献6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