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土经济》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Territori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59
-
1吴鹏森.进城农民:中国社会特殊的身份集团[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2):6-13. 被引量:23
-
2白国强.美国郊区城市化及其衍生的区域问题[J].城市问题,2004(4):65-68. 被引量:11
-
3冯先宁,文峰,蒙岭梅.城镇化的主体行为分析[J].天府新论,2004(4):60-63. 被引量:1
-
4徐元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04(11):20-23. 被引量:24
-
5杨升祥.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特征[J].史学月刊,2000(6):129-134. 被引量:8
-
6刘科伟,陈宗兴.陕西省城镇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1995,15(3):41-45. 被引量:9
-
7蔡军.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化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2006,30(1):67-72. 被引量:20
-
8原英,孔祥智.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土地非农化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1):53-58. 被引量:16
-
9王辀云.城市工业园区成功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7(1):143-146. 被引量:11
-
10陈洋,李郇,许学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07,27(2):142-148. 被引量:71
二级引证文献18
-
1陈超,胡彬.城市郊区化机制探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10):56-62. 被引量:4
-
2孙淮中.上海城市郊区化与“新都市主义”理念的未来吸纳[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2):55-58. 被引量:2
-
3张贡生,孙晓娜,李玮.郊区化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7(6):59-65. 被引量:1
-
4郑卫.郊区化界定标准辨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37(3):342-347. 被引量:2
-
5吴文钰.中美城市郊区化发展比较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3):75-80. 被引量:2
-
6吴文钰.大城市新郊区化的国际视野与本土优化[J].上海城市管理,2012,21(1):29-32.
-
7柴浩放.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城郊关系及郊区的作用——理论借鉴及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141-143.
-
8林康子,吕拉昌,黄茹,刘珊.边缘城市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53-58. 被引量:3
-
9张学浪,潘泽瀚.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转移与分布空间[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88-100. 被引量:8
-
10龙茂乾,孟晓晨.城镇化、郊区化与中国城市空间扩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53-60. 被引量:17
-
1宝鹿.关注新经济条件下的全面质量管理[J].质量译丛,2003(4):1-1.
-
2侯立军.新经济条件下的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J].江苏企业管理,2000(12B):35-36.
-
3杨东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市场周刊·理论版,2001(14):40-42.
-
4朱光.试论21世纪新经济与企业文化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10(8X):39-39.
-
5钱立,于小梅.浅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资讯,2006,4(1):101-101.
-
6林俊.试论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J].经济师,2008(6):227-227.
-
7曹爱民.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冶金财会,2007(6).
-
8李珊.新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发展趋势[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4(3):69-71. 被引量:1
-
9江道书.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6(5):84-85. 被引量:3
-
10赵桂丽.浅议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审计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3):260-26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