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年政治认同中的现状反思及其教育对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年的政治认同是青年政治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促进青年的成才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青年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政治语境中多种构成要素和层次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存在积极因素的能动,也存在不利因素的消解。科学审视与理性把握青年政治认同中的现状是提升青年政治认同能力的关键。
作者
曾汉君
机构地区
南方医科大学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9-182,共4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青年
政治认同
教育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王伟光.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三十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95-317.
2
毛莉.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5-07.
3
赵可金.意识形态是政治安全最大挑战[N].环球时报,2014-01-10.
4
教育部门户网站,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2014-05-26.
5
王晓虹.透过社会形态看当代青年政治认同[N].人民论坛,2014-01-27.
6
(理查德·弗拉克斯(美).青年与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1999:13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M].
共引文献
1
1
马振超.
政治生态:当前影响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的至要因素[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5,17(3):1-4.
同被引文献
42
1
吴玉军.
国家认同视域下革命英雄记忆的传承[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2):96-102.
被引量:15
2
苏黄菲菲.
集体记忆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路[J]
.社会科学家,2020(7):157-160.
被引量:18
3
丁华东,周子晴.
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社会记忆再生产的新景观[J]
.情报科学,2023,41(11):1-7.
被引量:4
4
谷佳媚,邵潇涵.
集体记忆:意识形态叙事媒介的理论探讨[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5):30-37.
被引量:16
5
王永贵.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意识形态交锋的基本特点[J]
.理论探讨,2006(2):13-15.
被引量:15
6
李兴军.
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J]
.上海教育科研,2009(4):8-10.
被引量:74
7
赵超,青觉.
象征的再生产: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6):103-109.
被引量:68
8
周海燕.
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9):39-50.
被引量:157
9
詹小美,康立芳.
集体记忆到政治认同的演进机制[J]
.哲学研究,2015(1):114-118.
被引量:52
10
贾哲敏.
网络政治传播模式及其优化[J]
.理论探索,2015(3):67-7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顾栋栋.
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与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探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4):121-124.
被引量:4
2
唐文杰.
新时代青年政治安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J]
.现代商贸工业,2024,45(8):246-249.
3
孙元芹,赵长芬.
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红色记忆传承路径探析[J]
.长征学刊,2024(3):77-86.
4
邵潇涵.
集体记忆的再生产:大数据时代青年政治认同建构新视角[J]
.教育评论,2024(12):53-59.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鲍钰.
大数据个性化信息传递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的影响探究[J]
.声屏世界,2020(1):5-6.
2
吴恒仲.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探析[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2):118-124.
被引量:2
3
海英,唐杰,商莉.
论习近平青年观指导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价值[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4):51-55.
4
李玉娣,高歌,徐晨光,白雪.
新媒体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J]
.理论观察,2022(1):29-32.
1
孙学军.
我国的刑事证据规则:现状反思与体系建构[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2):40-45.
2
徐嘎,张丹.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4):70-73.
3
冯培.
直面高校热点为青年的成才与发展铺路[J]
.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0(1):6-6.
4
徐盛希,林春鸿.
恢复性司法的中国命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5):36-40.
5
林威.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现状反思——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8-49.
6
任艳妮.
统一战线助推中国梦的现状反思与路径选择[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15-20.
7
赵洋.
“公检法”称谓探讨之现状反思[J]
.思想战线,2009,35(S1):167-170.
8
李超.
涉检信访案件“终而不结”之现状反思 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为考察实例[J]
.中国检察官,2013(22):36-38.
9
于莉杰.
把握青年思想脉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11):35-36.
10
李忠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探析[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0):194-197.
被引量:7
理论与改革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