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表面以描写一个孤独少女渴望借助爱情逃离家庭为叙事框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实则不仅影射了近代爱尔兰移民潮,更揭露了其导致的白皮肤性奴这一异常社会现象,以及当时的爱尔兰人对女性纯洁的广泛焦虑感和道德恐慌。小说以独特的反讽话语策略与社会语境和历史隐喻关联为基质,揭示了日常家庭伦理矛盾与冲突背后隐含的核心政治、经济及宗教等话题。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148,共9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安徽省2009-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从后殖民文化理论的视角研究影响现代及后现代英语小说文学结构进展的动力>(批准号:AHSK09-10D82)
安徽师范大学特色优势研究领域项目资助(批准号:109-06145002)